九王奪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九個兒子爭奪皇位的歷史事件。這個九個兒子分別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禎(後被雍正皇帝改名爲允禵)。最後的贏家是四阿哥胤禛,他在康熙皇帝駕崩後繼承皇位,成爲雍正皇帝。

爲什麼會這樣?我們不如分析一下。

大阿哥胤禔急於當太子,所以一直攻擊着太子二阿哥胤礽,逼宮太甚,還對康熙皇帝說,要殺掉二阿哥胤礽,他可以代勞。這令仁德的康熙皇帝十分生氣,認爲大阿哥心地殘酷,沒有骨肉親情。而大阿哥又請人施法,魘鎮胤礽,更是犯了大忌,他失敗原是應該的,智商太差。

二阿哥胤礽是衆矢之的,一羣想當皇帝的兄弟們找他的麻煩。而他當太子的時間太長了,管不住自己的嘴,口出怨言,讓別有用心的人轉到康熙帝耳朵裏,令康熙帝十分生氣。他行爲還不檢,隨康熙皇帝出遊,居然伸着頭向康熙皇帝帳蓬裏偷窺,這讓康熙皇帝懷疑他想謀害自己。這樣的皇太子,當然要被廢掉了。

三阿哥胤祉,說他參加九王奪嫡實在有點冤枉他,他就是一個文士,喜歡研究文學,喜歡和文士一起討論文學,他實在是沒有要謀求皇位的意思,估計康熙皇帝也不會立一個象南唐後主李煜一樣的人,是不是三阿哥曾向康熙皇帝舉報大阿哥胤褆請人施法,魘鎮胤礽,才被列爲九王壓嫡中的人物。

但是別忘記了,太子二阿哥胤礽是榮妃撫養大了,而榮妃正是三阿哥胤祉的生母,二阿哥和三阿哥雖然不是一個母親生的,卻是一個母親養大的,感情和同母兄弟一樣好,看着大阿哥想害死二阿哥,三阿哥胤祉當然要拯救自己的兄長二阿哥胤祉。至於大阿哥,在三阿哥心裏,根本不算兄長了,只算是想害自己兄長的惡人。

八阿哥胤禩爲人謙恭,禮賢下士,不論是對達官貴人,還是對販夫走卒、宮女太監,都很有禮貌,人稱“八賢王”,可正是名聲大了反而害了他,讓康熙皇帝覺得他有城府心計,想搞陰謀詭計。而最倒黴的是,八阿哥還有豬一樣的隊友,這個隊友就是大阿哥胤禔。大阿哥看到自己當太子無望,就想到了八阿哥,八阿哥是他生母惠妃養大的,他和八阿哥親近得和同母兄弟一樣,於是他就推薦八阿哥,還說有相士張明德給八阿哥算命,說八阿哥是大貴之命,結果惹得康熙皇帝生氣,害得八阿哥被康熙皇帝猜忌。

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這兩人就是八阿哥胤禩的小跟班,沒有競爭皇位的能力,就不必說了。

十三阿哥也不過是幫四阿哥胤禛擋槍的,沒有競爭力當皇帝。

十四阿胤禎(後被雍正皇帝改名爲允禵)。十四阿要聰明過人,才能出衆,連九阿哥誇他聰明絕頂,才德雙全,十四阿哥自小爲康熙皇帝所鍾愛,頻繁地帶着他出巡,日常生活中,也往往被給予很多特殊待遇。康熙皇帝讓十四阿哥替他御駕親征,遠征青海,封他當在將軍王,讓他掌握十幾萬兵權,可是他爲什麼失敗呢?就在於年羹堯。

十四阿哥有十幾萬將士不假,可是川陝總督年羹堯負責糧草。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所以打仗總有去燒別人糧草的。十四阿哥再有兵權,可是兵和馬都要喫飯,年羹堯掌握糧草,十四阿哥沒辦法。

四阿哥胤禛就是雍正皇帝,他看上去不動聲色,實則韜光養晦,積聚實力。看着兄弟們爭鬥,而他站在旁邊,坐山觀虎鬥,坐收漁利。他只結交了兩個人,隆科多和年羹堯。但這兩個人是最重要的人。隆科多是康熙皇帝的近臣,年羹堯有兵權。雍正皇帝登基,隆科多和年羹堯立下了大功。隆科多還閉城門六天,以防有變。

爲什麼九王奪嫡最終的贏家是四阿哥胤禛,因爲他最有城府,最有心機,最擅長帝王之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