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妈妈每次给宝宝喂完母乳,总是担心宝宝没吃饱。判断宝宝到底有没有吃饱,还是有科学方法的。

判断母乳是否充足,可以从宝宝精神状态、大小便情况、体重状况进行判断。

1、精神状态

吃足奶后宝宝表现精神充足,精力充沛。母乳充足时,宝宝吃奶时可听到“咕嘟、咕嘟”的吞咽声音。

如果宝宝吸奶时听不到连续的咽奶声音,或者宝宝吃奶时突然放掉奶头啼哭,或者吃奶后睡不到1个小时,就醒来哭闹,这些都表示宝宝没有吃饱。

2、大便形状

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婴儿吃饱了。

如果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乳量不足,表示宝宝没有吃饱。

3、体重状况

体重的变化状况,往往能直观表明宝宝是否吃饱。一般6个月内的宝宝,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或至少每周递增125克,大于6个月的宝宝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代表母乳充足,宝宝吃得饱。

如果宝宝的体重增加,达不到上述标准,而且相差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后,很多时候说明奶量不足。

4、小便次数

如果单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在不添加任何其他辅助食物时,24小时小便次数应达6次以上。

如果每天24小时的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婴儿没有吃饱。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