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在思考这个问题,有时候也想要去死,当然我不是那种刻意地寻求死亡或者自杀,而是会开玩笑,跟身边的好友或者父母说:你看,我最近这么痛苦,好多屁事,还不如死了算了,这样还自在一些。

我相信大家肯定都有过这样的念头,在遇到特别痛苦或者难受的事情时,都会脱口来这么一句,我想要去死,死了一了百了,但是实施去做,这是不可能的。

不过这个现象却很有意思,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说活着没意思,死了比活着舒服。

通过周围人的询问和分析,最终我得出了答案,那就是“必然死亡”。

因为大家都很清楚,每个人的结局是什么,不管你是威名显赫的达官贵人,是腰缠万贯的世界首富,还是贫穷落魄潦倒的乞丐,大家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就是死亡。

这是自然规律,无法避免。

年轻的时候我们不觉得什么,觉得死亡离自己还很遥远,但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活着没有意思的想法就会越多。

我做过统计,在50岁以上的群体之中做过调查,调查人数是300人,结果有将近64.7%的人说了“活着没有意思”的想法,虽然这个调查并不是很正式,也只是开展讲座的时候的一份问卷测试,从结果来看,倒也符合人们的心理预期。

不可否认,我们每个人都是“惧怕”死亡的,都怕死,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死了就没办法回来了,因此生命权是最宝贵的东西,无论什么权利,在生命面前都只能让步。

也有一些人会这么想,反正人都是要死,早死晚死都一样,那我还不如趁自己辉煌的时候选择离开。或者有极端的人也会这么思考,大家都是死,倒还不如吃喝玩乐,做一个坏人,反正无非就是这样的结局嘛,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别人也管不着。

及时行乐、及时疯狂的这种想法,在部分人群里面还是挺多的。

我们无法去批判这种想法和行为是否正确,只能说这样的价值观并不能代表主流,它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观念,可我们也不能阻止他人存在这样的念头。到时他们也会反驳你,你看你,一辈子过的这么辛苦,操劳一生,获得什么结局,还不如像我们这样,逍遥自在,舒舒服服地,该干嘛就干嘛,多自在。

你听到这样的话,你会有什么念头?活着真TMD太没有意思了。

是这样吧?

为什么我们不能像那些坏人一样无恶不作?为什么我们不能及时行乐,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快活地过一生?为什么我们抛弃所有的烦恼,然后一个人享乐?

那是因为我们做不到“放弃责任”。

我觉得人类之所以比动物高级的一点在于他有思维,有了思维就有了深刻的情感,那么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需要付出什么,承担什么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秤。

“我要拼命赚钱,好好赡养父母,孝敬他们。”

“我要对老婆孩子好,哪怕我再辛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

“我的朋友对我这么体贴,我不能丢下对方,为了对方我要做点什么,才能够帮助他。”

有了这些想法,人类生活才有了意义。

你说,生活为了金钱、为了权利、为了性欲,这些东西对于人类来说有什么价值?短暂的只是快感,但对于长久来说,在你的内心你仍旧觉得孤独。

缺乏责任和承担,你享受不到付出和帮助别人的快乐和纯真;你缺少真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犹如一盘死水,绝无清澈可言;你会感觉,时刻都被别人抛弃着,似乎都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人的话是个很复杂的生物,也很矛盾,内心想要做什么,往往跟他的行为是相反的,心理及其复杂。

活着没有意思的人,在我看来他们是少了“和别人分享快乐”的灵魂,他们的意义不在于为别人更好,而是表面上自我快乐,终究这份快乐他是不带有分享的,只是个人安慰。

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才是活着的最大意义,你的情感缔结越多,你就充满快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