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对一些中国男孩说,收起你瞬发性的保护欲爆表吧,把尊重、理解和相信都放在朝夕相处的细节里,好好对待身边的女孩。于是我们才会看到,大男子主义开出的又一朵奇葩:中国男孩保护中国女孩。

01.

#中国女孩#上了热搜。

事情的起因是司法部就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公开征求意见,由此引发了要不要与外国人通婚的讨论。

紧接着,网上开始出现大量中国女孩就要嫁中国男孩,#中国男孩保护中国女孩#的论调。

我相信这些掷地有声的宣言是真心且热血的。可是对不起,看到的那一刻,还是没绷住笑了出来。

有些“中国男孩”就是这么可爱,一边管自己叫“男孩”,一边沉浸在我很man我特别像个男人的想象中。

没办法,我们受的性别教育就是这样的。

男孩从小被教导,你要像个男孩,不能玩洋娃娃,不能哭,打落牙齿要和血吞,要用肩膀扛住整个家。

女孩从小被教导,你要像个女孩,不能大喊大叫,要甜甜美美的,要会利用性别优势,要懂得牺牲和奉献,将来得履行相夫教子的天职。

一旦有悖这些既定框架,就会被严苛的长辈斥责:成何体统。

体统这种约定俗成的力量太过强大,导致多数家长和老师都不会对孩子说:无论是男是女,你首先要是一个独立的人,你应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在如此畸形的教育下,男孩女孩都戴着外界强加的枷锁长大。于是我们才会看到,大男子主义开出的又一朵奇葩:中国男孩保护中国女孩。

不好意思,多数中国女孩自知自爱,自强自立,不需要其他男孩或女孩来保护。

有些中国男孩,与其在网上敲敲键盘打打嘴炮说要保护中国女孩,不如好好问问自己,衣服洗了吗?饭做了吗?吵架的时候少说几句了吗?当她说不的时候,你听到了吗?

网友评价“中国男孩保护中国女孩”的论调,说现实里唯唯诺诺,网络上重拳出击。

我不想那么刻薄,愿意看到其中好的一面。但有一说一,中二不能当饭吃,光说没用,行胜于言。

02.

行动要正确,首先认识得端正。我们浸泡在“强大的男人应该保护女人”的观念里太久了,以至忽略了一点:保护本身就是一个危险的词。

它意味着一种预先判定:男强女弱,女性是无法独立的,她们是男性的附属品。

在一些历史时期,的确如此。但蒙昧野蛮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它们也应该过去了。

事实上,无论什么性别,没有一个人应该是别人的附属品。男人不要把女人想象成绝对的小鸟依人,女人也不必将男人脑补成绝对的大树参天。先做好自己,独立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再和心仪的人发生平等融洽的感情,这是现代社会的金科玉律。

比起“保护”,更合适的提法其实是关心和理解。

如果你觉得女生走夜路不安全,去接。如果你觉得女生没力气提东西,帮忙。但生理造成的力量差异,并不是我比你强我保护你的前提,它是体现男生关心照顾能力的契机。这里需要的是自愿和主动,而不是变相要挟:你看,没有我你可怎么办。

清醒点男孩朋友们,现代社会,办法总比困难多。

即便这些话对把保护挂在嘴边的男性可能是对牛弹琴,我还是要说,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吧,好好问问自己:

当你看到女性控诉性骚扰,有过穿那么暴露怪谁的想法吗?

当你看到身边的女性遭遇家暴,有想过帮忙报警而不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就不插手了吗?

当你看到女性在招生和求职道路上遭遇的不平等,作为“既得利益者”,有过哪怕一瞬间的愧疚和不平吗?

当你评论农村和县城女性读不好书找不到好工作凭啥不在家带娃的时候,有想过她们生来就面临结构性的不公平吗?

当你和一个女生恋爱,她想穿短裙热裤出去玩,你的控制欲和占有欲曾让你们爆发争吵吗?

你曾用“别人的女朋友都是这样,你为什么不这样”、“我爸妈觉得你应该这样”来绑架自己的女朋友吗?

如果这些都发生过,你还意识不到,你拿什么来保护女孩?拿别人六块八块你只有一块的腹肌吗?

想对一些中国男孩说,收起你瞬发性的保护欲爆表吧,把尊重、理解和相信都放在朝夕相处的细节里,好好对待身边的女孩。

永远记得,不要把自己放到某个群体里,去收割廉价的自我感动,而要把自己摘出来,踏踏实实地去让每一个珍视的个人,收获更真切的快乐。

无论肤色、国籍,一个有能力让身边的人幸福的人,才是值得依靠的人。

网上嘴炮一打,转眼沙发一躺,家务不做衣服不洗,你保护个啥?图你力气大能看门?养条狗他不香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