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跳橋自殺的時候甚至沒有一絲遲疑,可能他對這世界已經絕望到極點了,誰能體會一個母親親眼看着孩子在自己面前從橋上一躍而下,生命就此終結。父母總是打着爲你好的旗號,期望孩子變成他們希望看的的樣子,卻沒有人問過孩子想成爲什麼樣子。

17歲的青春年紀,在5秒內就沒了。孩子心裏是有多決絕,對這個世界是多麼的不留念,連一個母親追過去挽救的機會都不給,相關視頻上傳網絡後,引起廣泛關注,並讓很多人唏噓不已。

4月17日21時58分,上海盧浦大橋上一男孩突然跑下車後迅速跳橋,緊跟着的女子因沒能抓住他坐地痛哭。據悉,男孩今年17歲,是某職校二年級學生。

其母稱,當時正駕車載着男孩,他因在校與同學發生矛盾遭其批評後跳橋。120到場後確認,男孩已無生命體徵。

從視頻細節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在少年跳橋之前,母親將車停在大橋中間,打開了雙閃,起身離座不停的對孩子責罵。

他跳橋自殺的時候甚至沒有一絲遲疑,可能他對這世界已經絕望到極點了,誰能體會一個母親親眼看着孩子在自己面前從橋上一躍而下,生命就此終結。我們都是旁觀者,孩子的離開和一個家庭的破碎已經成爲悲痛的事實。

對此,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在中午的一條微博中提到:我想說,自殺者可憐,但在大多數情況下,給我的第一感受是他們怯懦,也極其不負責任。你走了,親人們呢?這對他們是多大的打擊,你們想過嗎?胡錫進認爲,社會應當加強對自殺現象的研究,盡最大努力防止自殺的發生。

新聞裏是輕描淡寫的幾個字,全程不到5秒,一個17歲男孩,還沒正式開始的生命,就像風中的樹葉一樣,被吹走了。

壓死駱駝的不是最後一根稻草,是每一根稻草,反思一下很多已知和常見的中國式家庭教育中已經出現的教育缺失,父母對孩子最毒的三個字就是“爲你好”!

父母總是打着爲你好的旗號,期望孩子變成他們希望看的的樣子,卻沒有人問過孩子想成爲什麼樣子。

“爲你好”,看似一切爲了孩子,實質,不過讓他們在爲自己活罷了。真正的“爲你好”,不是讓孩子替自己圓夢,而是讓他做自己。

最可怕的是,當孩子揹負巨大壓力同時,父母還要在話語卻雪上加霜,成爲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曾經泰國曾報道過一個新聞,兩父子吵架,老爸說氣話:你這個垃圾……你怎麼不去死。

說着把槍遞到了兒子的面前,兒子一氣之下直接開槍自殺,無法想象的是孩子自殺的時候,老爸還以爲孩子是在裝“死”,回頭扇了孩子一巴掌,直到孩子被扇落在地,父親才意識到孩子真的自殺了。

現實生活中,有多少父母都在給孩子遞這把槍呢?等到孩子真的沒了,他們才後悔不已:我千不該萬不該這麼說的,我應該多給他一點理解的。悲劇已經發生,後悔有什麼用呢。

我們常說“孩子應該健康成長”,這個“健康”,既包括身體的健康,也包括心理的健康,更包括價值觀的健康。孩子們正是處於價值觀的形成期,價值觀可以多元,但什麼是對的、什麼是有失偏頗的,家長、學校和社會還是要對孩子進行必要的引導。

特別是要給孩子們補上生命教育這一課,讓他們知道,再寶貴的東西也沒有生命寶貴,生命是高於一切的,要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要敬畏別人的生命,讓孩子明白生命的價值究竟是什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