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期間,各類冠以“消毒”“殺菌”的產品遭到一波又一波的瘋狂搶購。林林總總的消毒和殺菌產品,效果是否給力,質量是否過關?

2020年2月,《消費者報道》收集了全國及省級(含部分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藥監部門發佈的消毒產品以及洗手液產品的抽檢數據,整理出有效數據共500餘條(消毒產品68條,洗手液466條)。

抽檢結果顯示,消毒產品的表現較爲不錯,僅發現2批次不合格產品。

而在洗手液中,佳宜、好迪、綠淨源、藍貝禾等品牌曾有產品被檢出不合格。而藍月亮、威露士、滴露、力士、AXE斧頭牌、拉芳等表現不錯,未發現不合格記錄。

消毒產品:愛特福、藍月亮等品牌表現好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指出,56℃30分鐘、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對新冠病毒有殺滅作用。

《消費者報道》從相關部門發佈的公告中整理出消毒產品抽檢數據,時間跨度爲2014年9月至2019年12月,包括能殺滅新冠病毒的含氯消毒劑產品、二氧化氯類消毒劑產品,以及其它消毒產品(能消毒但不一定對殺滅新冠病毒有效)。未發現乙醚、75%乙醇、氯仿產品的抽檢數據。

此次共整理的消毒產品數據68批次,僅發現2批次不合格。

含氯消毒劑一般指生活中常用的84消毒液和漂白水,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

44批次的84消毒液、漂白水產品中僅發現1批次不合格,爲廣州市加茜亞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愛倍”牌84消毒液,不合格項目爲“標誌”。

其它消毒產品被抽檢20批次,發現1批次不合格,爲上海淨寶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超活水+”廚房專用除菌清潔劑,不合格項目是微生物滅殺試驗,大腸菌羣、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殺滅效果達不到《GB 14930.2-201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消毒劑》標準的要求。

而二氧化氯類消毒劑屬於過氧化物類消毒劑的一種,適用於一般物體以及環境表面的消毒,包括餐飲具消毒等,該類消毒劑被抽檢4批次,全部合格。

在本次統計中,愛特福、藍月亮、威猛先生、白貓、威露士、浪奇等品牌的產品多次抽檢均合格,合格的產品種類包括84消毒液、消毒粉、漂白水、漂漬液等。

洗手液:好迪、潔宜佳等品牌曾被檢出不合格

除了經呼吸道飛沫傳播外,新型冠狀病毒還可以通過接觸傳播,這意味着病毒可以通過人的手,再進入人的口鼻眼的黏膜上,造成感染。要遠離病毒,須切記“勤洗手”。

《消費者報道》此次收集了2011年8月至2019年12月間發佈的抽檢公告,共錄得洗手液抽檢數據466條,截取近三年(2017-2019年)公佈的數據,共有19家企業的洗手液產品被檢出不合格。

不合格產品涉及潔宜佳、好迪、綠淨源、藍貝禾等品牌。

消費者常見的知名品牌曾多次被抽檢,部分品牌表現不錯,如藍月亮、威露士、滴露、力士、AXE斧頭牌、拉芳等,均未發現不合格記錄。

統計中發現,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總有效物含量/總活性物含量不達標,其次是菌落總數超標。

“總有效物”含量是指洗滌劑類產品中表面活性物的含量,是洗手液產品的重要成分之一。一般而言總活性物含量越高,去污能力也越強。該項目不合格的洗手液無法達到應有的去污效果。

“菌落總數”是微生物指標中的一個項目,QB/T 2654-2013《洗手液》標準規定,洗手液中的“菌落總數”不得超過1000CFU/g或mL。用洗手液本是爲了洗掉手上的細菌,而菌落總數超標的產品不僅起不到清潔的作用,還會產生二次污染,一不小心就越洗越“污”。

而“pH值”則是衡量洗手液酸鹼性的重要指標。爲保護手部的皮膚,洗手液的酸鹼度一般要控制在中性偏酸的範圍內,如果長期使用酸鹼性值不合格的產品,會對手部的皮膚造成一定刺激,還可能引起皮膚損傷。

[特別聲明]:本篇內容所採用的原始數據均源自國家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官方網站,數據客觀真實。如相關抽檢結果數據經政府有關部門覈實及認定後確認有變更事實的,請及時聯繫本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