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我的BGM里,没有人能打败我!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因为在某个场景中经常听到一首歌,日后无论过了多久,再次听这首歌的时候,会被旋律和歌词拉回当时的环境中,突然记起了很多以为被自己遗忘的往事。或者因为在特殊的时间听到了一首歌,被歌曲中所传递的信息打动、激励,在原有的生活轨迹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文艺作品对于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而音乐可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频繁,也是最容易接触到的艺术形式,无论处在何种环境中,都很难完全隔绝音乐。从戏曲到流行,从牙牙学语时被父母教会的儿歌到青春期时喜欢的摇滚乐团,音乐以其自身或柔美或激烈的魅力,带给世人美的享受的同时,给我们的生活也带来了改变

这里是他们和音乐的故事

@九号球

我在上高二的时候,家庭出现了一些变故,爸妈因为感情不和决定离婚,爸爸家里搬了出去,从此家里的氛围变得非常冷清。

我在晚自习之前的吃饭时间,不喜欢回家,总是骑车回我奶奶家,奶奶和爷爷会弄一些简单的粥和菜,或者去巷子口买点我从小时候就很喜欢的小吃给我。下学期的时候情况有了一些变化,奶奶生病卧床不起,我每次见到她都是在医院。高三开学的时候,她走了。我的世界就像天塌了一样,成绩也一落千丈。看着周围同学纷纷进入冲刺状态,我很着急,但是由于退步太多,实在没有信心和勇气再去努力。

有天上午学校广播放了五月天的《人生海海》,阿信超大声地唱着:“我知道潮落之后一定有潮起,有什么了不起!”我一个人跑到操场上哭了,这是我经历了那些糟糕的事情后第一次大哭。不知道为什么,这首歌竟然这么触动我。晚上回家我用手机单曲循环着:“手上有一个硬币,反面就决定放弃。但是啊在我心底,却完完全全不想放弃。就算是这个世界把我抛弃,至少快乐伤心我自己决定。”听着歌,好像又拾起了一点点信心和动力。

高三一年,这首歌陪伴我度过了太多失落痛苦和孤独的时光,也跟我一起迎接了最终顺利考上理想学校的好消息,带着我进入了人生的全新阶段。说它改变了我,一点也不为过,到现在每次听,还是会被它传递的乐观情绪感染。

@万万

不知道有没有人听过中岛美嘉的《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这首歌我每次听,每次都会落泪。

我小时候长在农村,在我们那里作为女孩,可能一出生就注定了早早辍学出去工作的命运。可我不想啊,我想在学校上课。就跟爸妈保证了高中不要家里的钱,暑假去打工挣钱。后来我勉强考上了本科,家里没什么积蓄,只能申请贫困生助学金,一入大学又开始了漫漫打工路。好在大学时我和自己特别喜欢的男生在一起了,大学毕业又找了一份工作,以为生活会步入正轨,但是突然被分手加上公司经营情况差,失恋加失业一起向我袭来。

我当时真觉得难以置信,怎么会有我这么倒霉的人?每天晚上失眠总是会想,是不是我自杀了也不会有人在意。有天晚上我漫无目的地闲逛,路过一家音像店在放一首日文歌,不知道为什么就被吸引了,问老板这是什么歌,老板递给我一张CD,是我不认识的日本歌手。我买了一张回家放在电脑上,看到了这首歌的歌词:“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因为心中早已空无一物。尽考虑着死的事,一定是因为太过认真地活。”歌曲放完,我的泪水已经流了满脸。后来我知道了中岛美嘉的故事,了解了她如何对抗病魔,在听力不佳的时候演唱这首歌。

中岛美嘉和她的歌声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再次审视自己,知道自己比谁都认真地活着呢。我好庆幸低谷的时候我没有走错路,听到了这首歌,现在我已经生活得越来越好了,但每每哼起:“今日はまるで昨日みたいだ 明日を変えるなら今日を変えなきゃ”还是会有想哭的冲动,想改变明天,就要改变今天啊!

@Shawn Shrimp

初中的时候我是大家眼里的叛逆青年,和几个“铁哥们儿”一起逃课,跟别的班的同学约架,去恶搞班主任,偷拿家长的钱,偷偷抽烟……干过很多在自己眼里很酷但是实际上很荒唐的事情。当时的我认为,青春就是这样,就是要放肆就是要叛逆,这很摇滚,很朋克,我要做个朋克青年。不幸的是,“朋克青年”的故事总是以被爸妈混合双打而结束。

有次过年我表哥来我家玩,拿着MP3让我听林肯公园的歌,边让我看中英对照的歌词单。当时听到一首歌叫《shadow of the day》给我印象很深刻,简单的曲调让我一下就记住了这首歌。后来我自己搜索了很多林肯公园的歌来听,最喜欢的是《Faint》和《Iridescent》,尤其是《Iridescent》里面唱的“Do you feel cold and lost in desperation? You build up hope of failures all you 've know”,我的兴趣点迅速从混社会转移到了摇滚音乐,听了林肯公约、披头士、皇后……他们歌曲中所传达的人文精神、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原来这就是真正的朋克精神。

现在呢,我变成了一个音乐制作人,这真是十年前的我完全想不到的事情,林肯公园改变了我的人生方向。

@艾霖同学

“City of stars,are you shining just for me?”很多人都是看完了《La La Land 》这个电影才去听这首歌,但是电影上映期间我一直没怎么关注,直到某一天这首歌出现在我的每日推荐歌单中,Ryan Gosling的声音一出现,我立刻就被吸引了。打开了歌词,这首歌里关于希望在星光之城实现梦想,遇到爱情的描述实在是太符合我当时的状态了。

那天晚上一回到家,我就在网上找到了这部电影,一口气看到半夜。这么说呢,当《City of stars》这首歌响起,我有种想哭的冲动,结合电影情节,两个在天使之城追梦的人,灵魂上惺惺相惜,彼此成就,实在是太美好了。这首歌和这部电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改变了我的爱情观,好的爱情是两个人各自心怀热爱和梦想,在一起之后都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 阿沫

我想说的是防弹少年团成员闵允琪的一首rap《The Last》,我是一个从来不听rap的人,而且一直对Kpop和韩国歌手有偏见,觉得他们都是偶像,没什么实力都是看脸。

大学第一次考研失败的时候,我陷入低谷和迷茫,爸妈一直在鼓励我再考一次,我却因为他们的宽容而觉得更加内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我有一个同学是防弹少年团的粉丝,有天晚上她来我家,睡前打开了《The Last》,并且把歌词拿给我让我听。该怎么形容我第一次听到它的感受呢?应该是震撼吧。歌的前半部分,歌手描述了自己与抑郁症斗争的经历,曲风有些悲伤。歌曲后半部分,有一种拨开云雾的感觉,大气豪迈。

里面的每一句歌词都打动着我,尤其是后半部分描述自己成功后的骄傲:“曾经想象的已经成为现实 小时的梦正在我眼前。”以及回想自己曾经的落魄:“只在两名观众面前公演的小子,现在东京巨蛋也在我面前。”还有自豪地说出自己为梦想作出的努力:“我创作的根基,这世上的甜味苦味连屎味我都尝过了。我的fan们理直气壮的昂起头,有谁比我更努力。”在我听这首歌之前,飒是一个抽象的词,是这首歌把它具像化了。努力,努力才能走向成功,这首歌成为了我二战考研最大的动力。

@京城渡边麻友

一直很喜欢唱歌,大一爸爸过生日的时候给他录了一首邓丽君的《我只在乎你》,爸爸特别喜欢,还分享在朋友圈里,那是一月八号。一个月后,爸爸在北京出差的时候突发心梗,妈妈和我得到消息后立刻开车赶去北京,幸好家离北京很近,开快点的话五六个小时就到了。

多亏送医及时,爸爸抢救回来了,在心脏里搭了桥,没有什么大事。那年春节,我们在医院度过,每天我都在病房陪爸爸聊天看书。爸爸总爱放我唱的那首《我只在乎你》,搞得我特别羞耻。每次我都说:“别放了,你也听不腻哦。”我爸就笑嘻嘻地说:“听这个我才能好,不听好不了。“我只能闭嘴,谁让他是病人呢。

现在每次听到《我只在乎你》,都会想起爸爸,还有我们一起在病房里度过的春节。那个有惊无险的冬天,因为这首歌变得很温暖。

@哎呀摩卡卡

张国荣在热情演唱会上场最后一首歌《我》之前说了一句话:“人在懂得怎样去爱人之外,最重要的是懂得去欣赏你自己——我”付出型人格的我恍然大悟。

@nineteenhundred阿腾

因为机缘巧合因为其他人开始接触五月天大概是刚出了第二人生这张专辑,最开始【这不是很普通的流行乐团吗】认真去听了【卧槽,为什么可以每一首歌都吸引我而且这么好听呀】,现在已经是【我永远喜欢五月天】,每个人人生都不一样,五月天只是让你能够在走自己人生的时候多了一个路上聊天鼓励的人!

@草莓园园主

在国外上学的时候,每次通宵写论文都会听昆虫白的《石茉莉》。这不是歌,是后摇,收录在电影《刺青》的概念音乐专辑里。我在没看过这部电影之前听到了这首曲子,瞬间变成我的后摇歌单里的TOP 1。很燃,很热血,有一种在公路上奋不顾身追着太阳奔跑的感觉,像是从黑夜逃出的黎明。国外的生活一切都需要自己打点,《石茉莉》就像是我的补给站,累了快撑不下去了就听一听。有一次从图书馆呆到很晚才出来,外面下了雨但我没带伞。于是我带上外套的帽子,插上耳机,放石茉莉,大步走进雨中。听上去很中二,但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战士。(和论文搏斗的战士)

这些音乐里有歌者的自我,也有你的生活。

它们或为你拨开身边的阴霾,或指引你的方向。

一首歌的时间很短,只有几分钟。

但谁知道这短短的几分钟,就可能影响了你的几十年呢?

今日故事

哪首歌对你很重要?

出品:界面歪研社

策划:马乔

编辑:李佩斯乃我亲哥,木五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