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賣場沒有開市,可華強北街道已經恢復了往日的繁榮,很多主營電子產品的商戶開始銷售防疫口罩等物品。華強北街道一位銷售電子攝像頭的商戶對第一財經透露,在街上擺攤雖然有生意,但成交量卻非常小,並且以散客、零售爲主,幾乎沒有商用訂單進來。

(原標題:深圳華強北另類復工:擺起路邊攤,電子市場開賣防疫物品)

爲了討吉利,深圳華強北電子產品賣場一般會在大年初八開市,可疫情蔓延時期市場被按下暫停鍵,已經有賣場發出通知,將開市時間推遲至4月8日。

整個農曆正月,華強北冷冷清清,以至於你總能看到有人摘掉口罩在街道的石凳上“放風”。

但以高效和靈活著稱的華強北商人們不會坐以待斃。2月下旬,物業在華強北步行街搭建了棚子,商人們在棚子下完成交貨,或者擺出自己的商品期待着生意。賣場沒有開市,可華強北街道已經恢復了往日的繁榮,很多主營電子產品的商戶開始銷售防疫口罩等物品。

但距離完全復工還需時間。華強北街道一位銷售電子攝像頭的商戶對第一財經透露,在街上擺攤雖然有生意,但成交量卻非常小,並且以散客、零售爲主,幾乎沒有商用訂單進來。

“電子第一街”華強北近日恢復了不少人氣(攝於2月29日)。段倩倩/攝

“電子第一街”華強北近日恢復了不少人氣(攝於2月29日)。段倩倩/攝

開市日期一再延期

華強北是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交易市場。如果是往常,你總能看到膚色各異的商人們穿梭在一個個賣場間,找到自己所需的商品;即便找不到,櫃檯老闆也可以聯繫工廠爲客人按需定做。華強北的標籤是高效和靈活。來這裏採購的人羣摩肩接踵,旁邊就有人迅速把訂單發往全國各地的物流基地。

但和所有商圈類似,熱鬧非凡的華強北在疫情期間冷清下來,商圈的賣場對租戶發出了延期開市的通知。無法在指定日期開市,也無法在第一次延期後的日期開市,開市時間一再往後推,多數賣場不再給出具體的開市日期。

以華強電子世界爲例,不同樓層原計劃的開市日期爲2月1日或2月3日。受疫情影響,華強電子世界決定將開市日期延長至2月18日;2月15日華強電子世界再度通知,稱開市日期將再次延後,具體開市時間將根據疫情防控情況另行通知。

也有商場爲開市時間下了通知,這個日期可能會令商戶失望。龍勝通訊市場(華髮南)2月19日發佈通知稱,爲防止疫情擴散,響應國家號召,避免室內集體交叉感染,徹底維護商戶生命安全和健康,市場再次後延開市日期至4月8日。但賣場承諾,2月9日至4月9日兩個月期間,對全體商戶租金及管理費全免。

到了2月下旬,賣場終於允許商戶進入賣場裏面“拿貨”。以賽格電子市場爲例,商戶可憑藉租賃合同和身份證辦理“賽格通卡”,並憑藉賽格通卡進入賣場。但賣場只對商戶開放,想要購貨的客人無法進入賣場。

一位在賽格電子市場租賃商鋪的商戶告訴第一財經,憑藉賽格通卡和本人健康卡,進行體溫測量並佩戴口罩纔可進入賣場。

2月22日的華強北,行人稀少,略顯冷清。段倩倩/攝

2月22日的華強北,行人稀少,略顯冷清。段倩倩/攝

人口密集的華強北,賣場的管理措施超過了普通超市和商場,華強電子世界對進出人員佩戴口罩的類型有要求。“出入人員一律佩戴口罩,氣閥口罩嚴禁入內。”和無氣閥口罩不同,氣閥口罩會將佩戴者呼出的空氣排出到外界中。這也意味着,如果有病毒攜帶者佩戴氣閥口罩,還是有傳播病毒的風險。

3月1日,賽格電子市場迎來開業。但開業同樣只針對賣場的商戶,如果說和2月下旬有什麼不同,那就是3月份之前賣場都沒有通電,3月份之後,賣場開始恢復服務。

去街上做生意

賣場沒有客人,但步行街上有。早在賣場開業之前,物業已經在爲商戶解決問題:在華強北步行街搭上簡易棚,並對每一個簡易棚編號,商戶可以在街道上完成交貨,也可以擺攤賣貨。

華強北步行街中軸主幹道南北長約900米,步行街上的簡易棚一天天多起來。2月22日,華強北步行街只有數個攤位,街道行人也十分稀少,以至於有人摘下口罩坐在石凳上放風;到2月29日,900多米的華強北步行街上攤位已經“鱗次櫛比”。

沿着步行街走過去,在售商品除了常規的硬盤、電腦、充電寶、攝像頭、充電線等電子產品,還有商戶在銷售疫情期間格外火爆的體溫槍和酒精消毒液。五花八門的貨品,顯示華強北還是那個萬能的華強北,在這裏你能找到想買的所有物品。

實際上,很多主營電子產品的商戶在銷售防疫口罩等物品。一位主營充電寶的商戶對第一財經表示,年前有生產口罩的廠商聯繫他稱有口罩貨源提供,他開始在朋友圈賣口罩。

2月下旬,華強北步行街上人來人往,裝滿貨物的拖車車輪滾滾,往日的繁華有恢復跡象。但行人的口罩、街邊的標語、身穿防護服的工作人員,提示着生活沒有完全恢復正常。

一位在賽格電子市場租賃商鋪的商戶對第一財經表示,自己2月27日向物業申請了攤位,28日開始擺攤。攤位並不收費,商戶向物業申請,先到先得,最早有人一週前就申請到了攤位。

能申請到攤位當然是好事,商戶已經經歷了漫長的等待。但申請到攤位並不意味着一切,沒有客源困擾着街上所有商戶。一位主營攝像頭等監視設備的商戶對第一財經表示,產品分家用和商用兩種,家用攝像頭零星賣出去幾個,但商用監控設備一個訂單都沒有。商用設備可用於工廠、公司等,是商家主要利潤來源。

實際上整條街的商戶面臨同一個問題:沒有客源,買家多是零星的散客,真正賺錢的B端業務、批發業務少之又少。以往這裏是中國甚至是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交易基地,總會有來自五湖四海的客人到這裏找貨,可現在客人已經很少了,往來在這條街上的行人大概率是同行。

但另一方面,訂單少不意味着清閒,多數商家甚至比以往更忙,因爲員工數量在變少,更多的人要身兼數職。

主營電腦整機及配件的黃先生告訴第一財經,店裏原本有5個員工。以往他只負責銷售,店裏有另外的人負責物流和售後等。做銷售在賣場就好,總會有客人找過來,可現在店裏只剩兩個人,他做銷售的同時要兼顧物流和售後,做一些“上門”業務,很多時候一整天都要在外面。

2月24日,在深圳華強北街頭,一名戴着口罩的女子在打電話。新華社

2月24日,在深圳華強北街頭,一名戴着口罩的女子在打電話。新華社

商戶的擔心不只是街上客流量變少,工廠難復工的消息同樣困擾着他們,這意味着他們將在供需兩側承壓。

電腦零配件漲價很多。例如,前述主營硬盤的商戶對第一財經表示,芯片廠商產能優先供給5G手機,硬盤芯片漲價,並層層傳導到硬盤;另一方面,疫情導致工廠復工延期產能跟不上,“硬盤一天一個價,這個固態硬盤我今天拿貨就比昨天貴了30元,很多人覺得貴,但明天還會漲價。”他向記者展示了自己手上的固態硬盤。

但商品流通至少在一點點恢復。從開啓通道讓商戶拿貨,到去街上擺攤,到賣場開業對商戶提供服務。

華強北是神奇的華強北。虛擬貨幣興起時,華強北的賽格電子市場是全球最大的礦機交易市場;電子產品交易不再景氣,明通數碼城轉型爲美妝批發基地,物業的招租廣告也面向美妝行業從業者。

今時今日,疫情也沒能讓華強北商戶退縮,他們像所有人一樣積極自救,期待着病毒消退、春暖花開的一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