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養教練對陣容的調配是較爲合理的,他採用了菅原替換月島這個策略。我們注意到,月島下去發球是影山前排的最後一輪,烏野這一輪通過換上菅原發球、力拼防守、起球后由菅原傳球、影山臨時轉換爲攻手這一辦法,來改善大地在後排時“同時性多點進攻”中大地是事實上的“虛點”的隱患,實戰中抓到了相當多而關鍵的分數。

沒有換人的時候,西谷則承擔起了這個重任。他後排躍進的傳球,也讓影山臨時轉換爲了一個進攻點,同樣起到了彌補大地這個後排“虛點”的作用。顯而易見,烏野的特長,恰好對上了白鳥澤的問題。

白鳥澤的問題與烏野的進步,也代表着現今排壇發展的一個現象與命題:

雖然流動掩護仍然是當今最先進的戰術打法,然而隨着比賽用球的改變和發球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提升,三人從頭到尾接完6輪一傳的體系受到了不小的衝擊,以至於無法完成流動掩護——過往“雙主一傳,接應重炮”的體系在這之上仍然對主攻提出了保證地面、形成進攻支撐的要求,這嚴苛到了很難完成的地步。

這時,隨着攔防水準的提升,這樣的體系中的接應如果不具有超級變態的火力輸出,那麼一旦在發墊對抗中稍微處於下風,這個隊就是要輸球的。這,便是“白鳥澤代表着過去和尚未被完全淘汰的現在”。

而“烏野代表着還未完全進化的未來”。之所以說前者尚未完全淘汰,後者還未完全進化,是因爲二者在現實中的鬥爭正如這一場漫畫中的對決,激烈但至今互有勝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