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09年,金融危機開始進入臺灣,臺積電面臨着倒閉,張忠謀在危機時刻再次擔任臺積電公司的CEO,第二年,在他的帶領下臺積電走出了困境,並且營業額提高了900億臺幣,在那時臺積電成爲臺灣1000多家上市企業中利潤最高的公司。如今,已經88歲高齡的張忠謀,還覺得自己的力氣沒有使用完,自己的才能還沒有能夠更好的展示出來,如今的臺積電是臺灣利潤最高的公司,每年在研發技術上投入更大的資金和精力。

在如今的社會,創業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都認爲創業有風險,聽到這好多青年創業者都望而止步,就想求個安穩就好。也有不少人認爲都已經四五十,不必要再瞎折騰了,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去創業。可是在中國這個肥沃的土地上,在各個行業中依然有不少人都七八十歲纔開始創業,他們和年輕人相比雖精力缺乏,但他們卻擁有豐富經驗,如今也依然奮鬥在事業的第一線。

他曾出身貧寒,五十多歲才創業,88歲擁有臺灣利潤最高的科技公司

例如華爲總裁任正非44歲創立了華爲,娃哈哈董事宗慶後47歲成立了娃哈哈,柳傳志也是在40時創立了聯想。然而還有一個56歲才決定開始創業,如今80多歲了還仍然努力奮鬥在事業的第一線,這個人就是積電創始人張忠謀。

因爲在半導體業的突出貢獻,被美國媒體評爲半導體業50年曆史上最有貢獻人士之一和全球最佳經理人之一。國際媒體稱他是“一個讓對手發抖的人”,在臺灣人們都稱他爲“半導體教父”,因爲他開創了半導體的先河。

張忠謀出生於1936年的一個貧困家庭,在曾經有一段時間處於流浪狀態,來來回回穿梭於6個城市之間,幾乎沒有固定的住所。張忠謀曾在多達10個學校讀過書,在上學期間他是一個學霸級人物,由於聰明好學,24歲作爲麻省理工學院碩士生畢業。

從麻省理工大學畢業後,張忠謀在美國當了一名半導體工程師,在張忠謀27歲的時候,他來到了一家儀器公司工作,這一干就是二十幾年。於是張忠謀選擇回臺灣,那時候已經54歲了。在56歲的時候創立了臺灣機電電路有限公司。

在1985年,張忠謀辭去在美國的高薪職位依然返回臺灣,受臺灣領導的邀請,張忠謀出任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的院長,開始投身到半導體事業,並且爲半導體事業的崛起和產業的升級做出貢獻。

在1987年,張忠謀在臺灣科學園創建了自己第一家專業公司,它就是臺灣積體電路製造,並且迅速的在這個行業成爲了半導體業的領頭羊。

他曾出身貧寒,五十多歲才創業,88歲擁有臺灣利潤最高的科技公司

在2006年,張忠謀讓蔡力行擔任CEO,張忠謀自己擔任董事長,因爲蔡力行在臺積電已經有20多年的工作經驗,他從廠長開始做起,到如今已成爲張忠謀的左膀右臂。

在2009年,金融危機開始進入臺灣,臺積電面臨着倒閉,張忠謀在危機時刻再次擔任臺積電公司的CEO,第二年,在他的帶領下臺積電走出了困境,並且營業額提高了900億臺幣,在那時臺積電成爲臺灣1000多家上市企業中利潤最高的公司。

他曾出身貧寒,五十多歲才創業,88歲擁有臺灣利潤最高的科技公司

到了2010年,第一季度,臺積電營業收入達921.9億臺幣,稅後盈餘336.6億臺幣,是臺灣1300家上市公司中獲利最高的企業。全年營業收入突破4000億臺幣,成長率超過40%,市值衝上2兆臺幣,股價漲幅達30.65%,2011年營業收入可望突破5000億臺幣大關。在2018年6月5日,張忠謀宣佈退休。

其實在2001年,71歲張忠謀和小他13歲的妻子張淑芬在美國低調成婚,也算是有情人終成眷屬。其實婚禮現場非常低調,張忠謀只邀請了幾個親戚和幾個好朋友過來一起喫了一個飯。

現在可以想象到,張忠謀56歲開始創業就取得了成功,這是令人十分的佩服,她克服了一切困難,把困境中的臺積電企業帶到了如今輝煌的時刻。這些成就都要歸於他在國外長期積累的寶貴經驗,爲臺積電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他曾出身貧寒,五十多歲才創業,88歲擁有臺灣利潤最高的科技公司

如今,已經88歲高齡的張忠謀,還覺得自己的力氣沒有使用完,自己的才能還沒有能夠更好的展示出來,如今的臺積電是臺灣利潤最高的公司,每年在研發技術上投入更大的資金和精力。

目前臺積電爲華爲、蘋果、高通等世界很多知名公司提供一流的科技元件。現在的臺積電的市值已經達到1.4萬億,成爲世界一流的科技公司。

他曾出身貧寒,五十多歲才創業,88歲擁有臺灣利潤最高的科技公司

從張忠謀在56歲開始創業,71歲取第二任妻子,如今88歲擁有市值1萬億的企業,張忠謀的創業故事告訴我們,任何時候開始創業都不晚,只有你有敢於創業的信心和決心,敢於奮鬥一定會在創業的道路上開闢屬於自己的天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