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檔落下帷幕,國慶7天假期+9月30日共8天,內地大盤共收票房50.49億,比2017年的25.48億的歷史最高成績直接翻了一倍。由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領銜出品的《我和我的祖國》(以下簡稱《祖國》)收22.13億,奪得檔期冠軍。

《祖國》自正式上映一路高歌猛進,創造出獻禮片歷史新高,代表着國產主旋律電影從高原到高峯的一次實踐和脫胎換骨。《祖國》屢創紀錄,在引發新一輪觀影熱潮的同時,展現出獻禮片正在從觀念和創作上突破格局,也見證了《我和我的祖國》的領銜出品方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作爲“電影行業的國家隊”,在電影市場的大有作爲。

打破獻禮類型片天花板

從9月30日正式登陸院線,《祖國》的火爆,多少有些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意思。畢竟在半年前,《祖國》傳出開拍消息時,業內不少人士對於這一部獻禮片並未報以積極態度。與同檔期的另外兩部獻禮片《中國機長》和《攀登者》相比,也缺少類型優勢。

華語電影票房前十!《我和我的祖國》創造獻禮片歷史新高度

但在9月28日開啓點映之後,《祖國》的口碑和票房就一路領先,持續保持着優勢並屢破記錄。點映場均人次156人,上座率88%,實現國產片影史點映最佳;映前4天18時41分票房破億(預售),成爲國慶檔預售票房第一.

連續7日單日票房破2億(截止10月6日),破國產片最快過11、13、14、15、16、17、18億紀錄;截止發稿,累計票房已達到22.57億,超越《捉妖記2》,躋身華語電影票房前十。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國慶檔觀影人次突破1億,超越17年及歷年春節檔總人次紀錄,其中,《祖國》單片貢獻過半的票房。

華語電影票房前十!《我和我的祖國》創造獻禮片歷史新高度

此外,在過去十年間,三部獻禮片代表作品《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和《建軍大業》的票房分別爲3.93億、4.09億和4.03億,而《祖國》的票房已遠遠超過三部影片的票房綜合,且數據仍在繼續刷新中。

這一系列喜人成績,不僅代表着《祖國》成爲2019年國慶檔爆款,與2009年以來的國慶檔影片,以及獻禮影片相比,也都是巨大突破。過去十年裏,每年國慶檔都會推出一批獻禮影片,但僅有2009年的《建國大業》取得了檔期內票房的勝利,此後依舊是商業片的天下。這一次,《祖國》作爲一部正統的獻禮影片,在刷新獻禮片歷史記錄票房的同時,更創下了國慶檔歷史最高票房紀錄。

華語電影票房前十!《我和我的祖國》創造獻禮片歷史新高度

▲2014年-2018年國慶檔票房冠軍影片

值得期待的是,《祖國》在節後還將迎來新的觀影熱潮,電影累積的熱度和口碑,將吸引假期外出旅行的觀衆,走進電影院,票房也會有新的突破。

票房飄紅,《祖國》的口碑也是全平臺國慶檔第一,貓眼9.7,國產影片評分影史第一,淘票票9.5,豆瓣8.0,微博大v推薦度95%。口碑與票房的雙贏,打破了獻禮類型片的天花板,或許意味着《祖國》成爲國產獻禮影片又一里程碑式作品。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祖國》的成功是不可複製的,起碼是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

首先,逢十大慶的時機功不可沒。今年正值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舉國上下,愛國情緒高漲,全國全民各年齡階段懷揣熱情自發觀影。再加上國內國際形勢的變化,各種事件的發酵,將國人,尤其是年輕人的熱情推向高潮。8月22日,《祖國》發佈《迴歸》篇預告,再現香港迴歸,貓眼數據想看人數迅速增長1.7w人。上映之前,《祖國》的想看畫像中,90後佔比高達65.7%,學生佔比16%。

華語電影票房前十!《我和我的祖國》創造獻禮片歷史新高度

再者,《祖國》選取的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以來的7個代表性大事件,開國大典,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女排三連冠,香港迴歸,北京奧運會,神州十一號飛船,抗戰勝利70年閱兵及朱日和閱兵等等歷史瞬間勾連起全民記憶,引發全民共情。此外,一首王菲演繹版餘音繞樑的《我和我的祖國》也極大程度地助推電影的熱度。

內容制勝才能口碑爲王

如果說時機與電影故事素材是《祖國》成功的客觀原因,那麼電影本身的質量夠硬是其口碑爲王的關鍵。這幾年的獻禮影片,多給觀衆留下“命題作文,硬性要求”的印象,尤其是爲了真實還原,過於追求大時代、大場面,反而讓最能引發普通人共情的人物和他們的故事,淹沒在宏大的敘事當中。

華語電影票房前十!《我和我的祖國》創造獻禮片歷史新高度

與以往不同,《祖國》從創作觀念和創作切入點開始改變,也就是說,這是一部真正與“我”有關的電影。這一次,七位導演保持統一的視角,雖然選擇的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大事件,但卻以平凡的小人物爲切入點,將他們的命運與大事件碰撞,也讓銀幕前的觀衆融入到電影的故事當中。

比如《北京你好》篇中,一位出租車司機,一張幸運得來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門票,一個“偷門票”的四川小男孩,揉進汶川地震、北京奧運會等等2008年關鍵詞。導演甯浩輕鬆幽默的故事基調,加上主演葛優駕輕就熟的表演,爲觀衆呈現了一個完整流暢的故事,不強調悲傷、不刻意煽情,卻能夠將觀衆帶回到那個“多難興邦”的2008年。

華語電影票房前十!《我和我的祖國》創造獻禮片歷史新高度

包括甯浩在內,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和文牧野,七位導演在各自的命題作文裏,發揮出自身的特色。《前夜》中管虎的鏡頭語言;《相遇》中張一白擅長的愛情題材;《奪冠》中徐崢的搞笑功力;《迴歸》中薛曉路作爲女性導演的細膩;《白晝流星》中陳凱歌的浪漫主義,《護航》中文牧野代表着青年導演的態度。

七位導演,七個故事類型,七種風格,造就了《祖國》與同檔,乃至歷年來的獻禮影片相比,受衆面更廣的優勢。無關身份、不論年齡,都可以通過《祖國》,滿足自己的觀影需求。更重要的是,《祖國》做到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人民是祖國日益強大的見證者,真正能夠貼近人民的電影,才更符合獻禮片的意義,這正是電影能夠贏得共鳴和口碑的關鍵。

華語電影票房前十!《我和我的祖國》創造獻禮片歷史新高度

當然,黃渤、王千源、張譯、吳京、杜江、惠英紅、任達華、葛優、劉昊然、姜武、胡軍等五十餘位,在各個受衆羣體都具有一定號召力,且具備實力的演員,也是《祖國》完成度中重要的一環。

電影行業國家隊引領主流價值觀

《祖國》是一部不一樣的主旋律電影,它代表了主旋律電影的脫胎換骨。主旋律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1987年的全國故事片廠長會議上,時任中宣部副部長的賀敬之表示:“全國故事片作品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思想內容,應該成爲我們時代的主旋律。”彼時的國產主旋律電影以講述中國共產黨革命歷史,樹立時代典型、歌頌模範人物爲主。

華語電影票房前十!《我和我的祖國》創造獻禮片歷史新高度

進入21世紀,隨着中國電影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主旋律開始進行商業化探索。2009年,一部《建國大業》,開啓了主旋律電影商業化的起點,電影採用“數星星”模式的同時,也進行了類型化和視聽語言上的探索。但以其爲代表,包含《建黨偉業》《建軍大業》在內主旋律所實現的依舊只是表面手法上的變化。

之後的《湄公河行動》《戰狼2》《紅海行動》,加上今年國慶檔的《中國機長》和《攀登者》等等,與其說是主旋律的商業化,定位爲商業類型片的主旋律化更爲貼切,電影雖然引發觀影熱潮,將國產電影票房推向新高,但並不意味着主旋律影片的勝利。

華語電影票房前十!《我和我的祖國》創造獻禮片歷史新高度

《祖國》真正將故事立足點從革命歷史、英雄人物轉向真正貼近老百姓的故事。實實在在地用“我”的故事,見證新中國成立70年的復興之路上的滄桑變化。鮮活的小人物在大時代下奮進的故事,展現中國人的“真善美”,傳遞出“以人爲本”的主流價值觀。

從商業化角度來看,七位導演熟知商業電影的創作規律,因此,每一段故事都足夠類型化。《奪冠》《北京你好》屬於喜劇,《白晝流星》又帶有文藝色彩。更重要的是,導演在故事順序的安排上也是精心設計,故事情感基調的適時轉換,不僅電影節奏張弛有度,也能夠調節觀衆的情緒。

華語電影票房前十!《我和我的祖國》創造獻禮片歷史新高度

大衆娛樂需求日益增強,電影行業日益繁榮的大環境,對主旋律電影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尊重創作規律的前提下,充滿正能量,且貼近大衆文化性,故事性、戲劇衝突性強。毫無疑問,《祖國》是符合這樣新要求的作品,既有主流價值觀的表達,又用了商業化的手段和方式,激發了觀衆的愛國熱情和觀影熱潮,是主旋律價值觀和觀衆觀影習慣的一次完美結合。

而一路走來,以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爲代表的電影行業國家隊,作爲中國電影市場發展的親歷者,聚焦主旋律正能量,積極探索“新主流電影”,引領電影創作者們打造最具有中國特色的國產電影精品。用光影凝聚新中國發展成就,以真實情感描繪中國人的團結奮進。

在主旋律電影商業化探索的第十年這一重要節點上,《祖國》的成功讓市場和行業看到了獻禮影片格局上的飛躍,助推主旋律電影進入新的階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