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他的能源技術,比如核聚變,從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研究了,到現在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資金,但沒有什麼突破性的進展。IT和人工智能的飛躍,讓我們提前跨入了未來,但其實我們人類並未進步,這也是我們無法發現外星文明,走不出去的原因。

如今人類發展似乎無可阻擋,特別是IT行業空前繁榮,不由得讓我們產生了一種假象:“我們是不是已經步入未來?”

於是,人工智能被全球認作是人類未來的主流產物。

我想半機器人應該也是人工智能的產物,那就讓我們來回溯一下過去人工智能的飛躍。

人類變成半機器人,背後卻藏着一個事實

六十多年前的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了“Artifitial Intelligence”的課題,目的是讓逐漸成熟的計算機能夠代替人類解決一些感知、認知乃至決策的問題。這樣一個課題是如此令人神往,也迅速吸引了大量學者的眼球,相關的研究也如火如荼地開展了起來。

之後在人教導機器人的挫折種人們吸取了經驗,人們試着讓機器人學會從數據中統計規律,這個方法似乎非常奏效。

之後人工智能迎來了一個高潮,用GPU算神經網絡,能大幅提高速度。

於是在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領域帶來了飛躍式的進展。

可見,人工智能的飛躍速度極快。

提問中的半機器人,在這樣的潮流下,其實早已實現。日本量產的首批半機器人就面向了醫療和福利機構。

可以說,如果沒有道德的約束,半機器人早就可以量產。

但,這樣的技術進步,似乎掩蓋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們人類其實並未進步。

人類變成半機器人,背後卻藏着一個事實

舉個例子,航天技術進步十分緩慢,處於 60 年代的水平。對我們生活極其重要的材料技術和能源技術,都沒有突破性的進展。我現在工作的發電廠的火力發電技術和IT技術相比進展緩慢,沒有突破。發電系統早就在設想一種新的發電機,叫等離子發電,它的發電效率很高,上世紀60年代提出的,一直研製到現在,沒有任何突破。其他的能源技術,比如核聚變,從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研究了,到現在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資金,但沒有什麼突破性的進展。據說最長的核聚變持續了幾十秒,投入的能量比產出的能量還多。

IT和人工智能的飛躍,讓我們提前跨入了未來,但其實我們人類並未進步,這也是我們無法發現外星文明,走不出去的原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