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廣東,記者 徐學成)訊,3月5日,搜於特(002503.SZ)開盤漲停,受生產口罩的消息推動,這已是公司連續第5個漲停板。3月4日晚間,深交所向公司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對子公司生產口罩的相關事項作出說明。是否具備口罩生產資質亦是投資者最爲關心的問題之一,3月5日,財聯社記者就此採訪了搜於特,公司表示,目前已獲得相關資質,但尚未作出公開披露。

口罩生產資質被質疑

口罩概念持續走強,3月5日,搜於特開盤再度漲停,並因此收穫5連板。

2020年2月12日,搜於特首次披露,將設立全資子公司東莞市搜於特醫療用品有限公司(下簡稱搜於特醫療),從事醫用衛生口罩、防護服等醫療器械的生產。搜於特表示,公司供應鏈管理業務銷售的原材料中,有部分是用於生產醫療防護用品無紡布的原材料,本次投資具有行業資源優勢及原材料優勢。2月14日,搜於特再次披露,搜於特醫療已完成相關設立登記手續,並取得營業執照。

自2月12日披露上述消息以來,搜於特股價上漲幅度超過1倍。

3月4日,財聯社在《調查|刺破口罩"謊言":原料設備緊缺恐制約投產 市場盲目追捧加劇風險》的報道中,對市場盲目追高口罩概念進行預警。3月4日晚間,深交所向搜於特發出關注函,針對公司股價異動的現象,要求公司對口罩生產業務的相關情況作出具體進一步披露,並要求公司說明其是否存在違反公平信息披露原則的事項,以及迎合市場熱點、影響公司股價的情形。

在互動易平臺,口罩生產亦是搜於特的投資者最爲關心的問題。財聯社記者發現,自2月12日披露即將投產口罩的消息以來,幾乎每天都有投資者就這一話題向上市公司提出諮詢。而對此,搜於特除了表示口罩將於三月中上旬正式投產外,並未披露更多信息。

3月5日,亦有投資者問及搜於特是否已拿到生產口罩相關資質,但截止發稿前未見公司作出回覆。對此,記者3月5日上午以投資者身份諮詢了搜於特方面,公司相關負責人稱,目前已經拿到生產口罩所需的資質,但由於獲得資質的主體是子公司,未達到公告標準,所以尚未通過公告公開披露。

多家上市公司"亮"資質

記者瞭解到,醫用口罩、防護服等在我國屬於第二類醫療器械。根據相關規定,企業需向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在拿到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後,才意味着具備了生產醫用口罩的生產資格。不過,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由於口罩等防護物資緊缺,大部分省市對口罩等醫療器械的備案進行了"特事特辦",獲得生產資質的時間較平常大大縮短。

記者還通過熱線電話聯繫了東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搜於特醫療註冊地爲東莞市),但工作人員表示,個人無法查詢企業是否獲得相關資質的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搜於特所謂"未達到公告標準所以未公開披露"的說法,目前仍需要監管部門給出意見。一位上市公司人士對此指出,"確定是否需要公告的界線確實很模糊,關鍵在於信息披露的主體如何判斷這一事項對公司業務和股價的影響",但他亦表示,當前,市場對口罩概念高度關注,涉及口罩的事項披露之後勢必會對公司股價產生影響,從這個角度來判斷,如果取得生產資質,理應作出披露。

據記者觀察,上市公司通過公告披露子公司取得相關醫療器械生產資質的做法並不少見。如青松股份(300132.SZ)於2月5日披露控股子公司諾斯貝爾取得《中山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期間應急醫療器械生產備案憑證》,中順潔柔(002511.SZ)2月13日披露,全資子公司雲浮中順取得《雲浮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期間應急醫療器械生產備案憑證》等憑證,華軟科技(002453.SZ)於3月3日披露,控股子公司力菲克藥業取得福建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出具的《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醫療器械註冊證》等。

此外,記者亦注意到,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辦公室早在2月25日就下發《關於調整一級響應期間對醫用口罩等防控急需用器械實施特殊管理的通知》。《通知》指出,自2020年3月1日起,廣東省各市停止全省疫情防控所需第二類醫療器械應急備案工作。這意味着,3月開始,第二類醫療器械生產資質的申請將回歸正常流程,這意味着拿到相關資質的時間週期也將被拉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