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指數名稱:中證500。指數名稱:中證100。

去年市場低迷,指數基金卻悄然走上快車道——以ETF爲代表的指數型基金迎來爆發式增長,成爲市場中的一抹亮色。

今年以來,指數基金依然延續這一增長勢頭,截至10月10日,年內新發指數基金198只,份額超3000億份。其中,發行份額超60億份的有20只,百億規模以上的有7只。

新發市場熱火朝天,琳琅滿目的指數基金也讓投資者蠢蠢欲動。但Wind數據顯示,目前存續的開放指數型基金(A、C份額分別計算)有近1200只,跟蹤的指數多達300多個。面對諸多的指數基金產品,你真的知道怎麼投嗎?

買指數基金之前,首先要搞懂基金跟蹤的是什麼指數,而市場上有中證、上證、深證、新三板、中華交易、AMAC多個指數系列,每個系列還可以細分爲規模、行業、風格、主題、策略、綜合債、信用債、可轉債等多種類型。今天,理財不二牛(ID:buerniu5188)就先帶你詳細瞭解下中證指數公司旗下100~1000規模指數。

中證系列100~1000是什麼?

規模指數基金常常是普通投資者優選的標的,因爲相比主題、行業等其他類型的指數來說,規模指數的盈利穩定性相對更好。據悉,中證系列旗下有滬深300、中證流通、中證100、中證200、中證500、中證700、中證800、中證1000、中證超大、中證全指、中證A股共11只規模指數。

其中,最廣爲人知的是有“股市晴雨表”之稱的滬深300,發佈於2005年,由滬深兩市中市值大、流動性好的300只股票組成,綜合反映了A股市場上市股票價格的整體表現。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12日,跟蹤該指數的基金(A、C份額分別計算)已多達135只。

不難看出,中證系列指數中,每隻指數後面的數字即爲所包含的成分股數量,即中證100指數含100只成分股、中證800含800只成分股,且各指數間存在一定關聯。如:

(1)滬深300=中證100+中證200

(2)中證700=中證200+中證500

(3)中證800=滬深300+中證500

此外,數字越大,除了說明涵蓋的成分股越多,也代表了其規模風格越小。所以選擇中證100指數基金還是選擇中證1000指數基金,也就是變成了想要“大盤基”還是“小盤基”的問題。

收益回報哪隻強?

那麼,就回報而言,哪個指數表現更好呢?

從2010年開始算起,中證100~1000指數整體走勢比較一致,都是在2015年達到峯值,緊接着開始了震盪回調的進程。基於中證1000指數實際發佈時間是在2014年10月17日,我們將指數的比較時段選爲2014年10月12日~2019年10月12日的五年間。

2010年1月至今六大中證規模指數日線走勢圖

數據來源:WIND

從每年的漲幅來看,所含成分股市值大小和指數漲跌沒有必然聯繫,並不存在大盤風格就比小盤表現好的說法。但值得注意的是,中證100和中證1000這兩個指數的極端情況——WIND數據顯示,2014年至今,中證100(除2015年外)是這些指數中表現最好的產品;而中證1000則正好相反,除2015年漲幅驚人外,其他年份裏均收益墊底。

而從滾動收益情況來看,截至10月12日的最近一年、三年和五年時間裏,中證100都是表現最好的;中證1000是近三年、五年和今年以來收益靠後的;中證500則是最近一年裏表現最差的。

整體來看,無論是短期投資,比如每年年初買入年末取走,還是買入後持續持有1~5年,過去五年裏,中證100都是一個能帶來不錯回報的投資標的。

那麼,如果是定投呢?

華東某基金分析師表示,理論上講,定投策略更適合波動大的指數。這種情況下,擇時的性價比不如定投,定投策略的優勢會表現得更明顯。WIND顯示,過去五年間年化波動率較大的是中證1000、中證500和中證700指數;而中證1000指數,雖然最近幾年收益在幾隻指數中墊底,但在2015年的牛市中也曾有過76.1%的爆發。

然而,幾隻指數中被推薦最多的是中證500指數。華南某理財規劃師表示,相比標的中有部分劣質股的中證1000,更推薦質地更優的寬基指數,比如中證500。而盈米基金FOF研究院院長施靜也表示,從目前市場看,中證500指數還是比較有優勢的,相對估值處於低位,絕對估值也不高,未來經濟企穩是大概率事件,企業盈利大幅下滑概率不大。也有研究員認爲,投資者應根據自己的風格偏好選擇相應的指數基金。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員石宇認爲,從定投角度看,標的指數需要具備長期看兼具高波動和高年化正收益兩個特點。另外,如果有可選擇的優秀指數增強基金可定投的話,意味着在指數的基礎上疊加了一層超額收益,累計收益更爲可觀。若在這幾個指數里選擇定投標的,根據風格偏好——比較偏好超大盤股票的,可定投中證100指數增強基金;而如果是偏好中小盤的話,則推薦定投中證500指數增強基金。其還指出,需要注意的是A股從歷史數據看波動性較大,正收益的兌現或許需要較長時間。

指數基金表現有差異

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最終還是通過指數基金的方式去參與指數投資的。而基金公司的佈局也可以看出其對指數價值的判斷。上述6只指數中,暫無基金公司佈局中證700。

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13日,從跟蹤指數的基金數量(A、C份額分別計算)來看,跟蹤中證500、中證100、中證1000、中證800和中證200的指數基金分別有94只、19只、13只、5只和2只。按照規模排序,則是中證500>中證800>中證100>中證1000>中證200。值得注意的是,中證500指數具有五個指數中最大規模的指數增強基金,也具有最大規模的ETF,流動性和可選擇廣度均遠超其他指數。

此外,也應當注意,世界上沒有兩片樹葉是相同的,雖然都是跟蹤同一指數,基金的表現卻也千差萬別。牛妹梳理統計了各類基金中今年以來表現亮眼的5只產品,除了二季度公佈的最新規模情況和年內回報之外,牛妹還計算了採用定投策略、以紅利再投的方式,每週四定投相同金額連續定投三年至今的總收益情況(若基金成立不足三年,則計算成立至今定投累計收益率):

指數名稱:中證500

年內指數收益情況:21.29%

指數關鍵詞:中小盤、跟蹤基金數量較多、可選擇較廣、受推薦較多

指數名稱:中證100

年內指數收益情況:31.28%

指數關鍵詞:大盤、過去五年收益較好

指數名稱:中證1000

年內收益情況:21.23%

指數關鍵詞:小盤、波動性較高

指數名稱:中證800

年內指數收益情況:27.82%

指數關鍵詞:無風格偏好、跟蹤基金規模較大

指數名稱:中證200

年內指數收益情況:26.94%

指數關鍵詞:中大盤

每經記者 聶虹 每經編輯 肖芮冬

本文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