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蘇連嬌

以後穿什麼校服,可以自己選啦!前幾天,關於東莞中小學生校服管理新規的文章引來了不少網友關注,並“順帶”在網友中掀起了一波回憶殺。

原來,新規對於全市中小學生校服選用等方面都提出了意見,鼓勵各中小學的校服實現“一校一款”,傳承學校的教育精神和傳統文化。

校服新規新在哪?

網友們所說的新規,其實是市教育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日前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的意見》。新規對於全市中小學生校服選用作出建議,如鼓勵校服款式“一校一款”、校服的訂製與購買堅持自願的原則、學校要在學生和家長充分參與的前提下票選廠商……

①鼓勵校服“一校一款”

從2014年至新規實施前,東莞市直屬學校校服實行統一款式,鎮街學校校服原則上實行“一鎮一款”,具體的類別、款式分別由市教育局和鎮街教育主管部門確定。新規提出,爲體現校服的育人功能,以校服傳承學校的教育精神和傳統文化,鼓勵各中小學實現“一校一款”的目標。

②鼓勵嚴把校服質量關

新規稱,凡供應東莞市的校服產品質量各項技術參數,不得低於GB18401《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範》、GB31701《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範》、GB/T31888《中小學生校服》等相關質量標準。同時,鼓勵鎮街(園區)和學校適當提高相關指標要求。

③校服選購更規範

根據新規,校服的訂製與購買應堅持學生和家長自願的原則。全市各中小學校可採取公開招標和市場購買兩種模式進行校服的採購管理。

採用公開招標模式的學校,要落實公開招標、邀請展示、廠商說明、票選廠商、結果公示、存檔備案等環節。選購校服,要邀請至少3家企業到校現場展示,且不少於3天。另外,學校要建立多方參與的校服選用機制,確定校服選用、採購及售後服務的具體細則。

確定實行市場購買模式的學校,要遴選和委託專業機構設計不少於3種校服款式,將校服款式在全校範圍內公示不少於5天,並由學校組織家長、學生統一投票確定本校的校服款式。

④爲家庭困難學生無償提供校服

新規明確,對家庭困難學生、革命烈士子女、孤兒、殘疾兒童等,要採取各種措施無償提供校服。同時,鼓勵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公益捐助學校或學生校服。

學校在處理家庭困難學生校服費用減免時,首先應在學生註冊繳費通知書說明,讓有需要的學生、家長知曉,做到及時減免,避免先收後補,減輕其家庭經濟壓力。

引來衆多網友回憶殺

校服新規發佈後,引來了衆多網友的熱議。大家各抒己見,或談論對於新規的種種期待,或回憶起自己的學生時代。

不少網友就對校服新規充滿了期待。如網友“。”表示:“這樣挺好的!現在的校服都是一樣,而且還不好看。以前,各個學校的校服都有特色。”

網友“蒙豬玲”也坦言:“終於有好消息了,希望校服有所改觀!”

而網友“春暉”則表示,最希望改變的不是校服款式,而是能夠物美價廉,減輕家長負擔。

當然,在期待之餘,有一些網友還“順帶”回憶了自己的校服故事。

如網友“Lau Ka Wai”回憶說:“我小學穿西裝,感覺挺洋氣的。”

網友“markcoder”說:“上大學的第一屆‘綠豆蛙’路過。”

值得留意的是,對於新規實施前市直屬中小學要求統一穿着的、被大家調侃作“綠豆蛙”的校服,不少網友印象尤爲深刻,有人甚至因爲這款校服“顏值”不高,開啓了吐槽模式。

像網友“L-峯”就調侃道:“第一次看到東莞統一的綠色校服,我還以爲是中國郵政招生呢!”

而網友“Simon_C”也吐槽說:“這幾年的校服真心醜爆了,還好畢業早!”

近年來,關於校服的話題從未淡出過公衆的視線。正如一篇名爲“中國校服的百年變遷”的文章所說的一樣,中國的校服是文化、教育、歷史的縮影。一百年前,校服是社會進步的象徵;一百年後,校服是社會爭論的話題。

其實,校園是很多人揮灑青春熱血的地方。正因如此,每當提及校服等一系列校園的關鍵詞,總能讓不少人自發“致青春”。在這裏,記者和衆多網友一樣,期待新規實施能推動東莞校服的改良,讓校服更好地傳承學校的教育精神和傳統文化,給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留下一份難忘的青春記憶。

(全媒體記者 伍江 整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