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實論魔改,反而是《中華小當家》動畫對原作劇情做了相當多的魔改,多到什麼程度呢。最後傳說中的廚具沒有收集完,黑暗料理界的BOSS也沒有現身,劇情只到漫畫版的一半便草草終結,一直是很多小當家漫畫粉絲心中的遺憾。

mumu丨文

提到《中華小當家》,相信很多80、90後都不會陌生。

十多年前,這部由日本漫畫家 小川悅司 作品《中華一番!》改編而來的動畫,憑藉着滿滿的中華元素席捲了中國,被喫貨們刷上幾百遍,成爲一代人的童年回憶。

可惜的是,當年動畫只播出了52集。

最後傳說中的廚具沒有收集完,黑暗料理界的BOSS也沒有現身,劇情只到漫畫版的一半便草草終結,一直是很多小當家漫畫粉絲心中的遺憾。

誰也沒想到,這兩年陸續有好消息傳來。

先是2017年,小川悅司時隔多年後重新連載漫畫《中華一番!極》,填補原版漫畫留下的坑。

就在今年10月12日,粉絲期待已久的新版《中華小當家》動畫也已經開播了,中譯名《廚神小當家》。

據說這次中配版的李提督和烏洛由前LOL職業選手Zz1tai和Letme配音,算是一個小彩蛋。

正好藉此機會,BB姬給大家聊一聊這部充滿童年回憶的作品。

01

最熟悉的陌生人

《中華小當家》的動畫有很多有趣的梗。

比如說,主角的名字“劉昴星”,幾乎從來沒被唸對過,更多的人習慣直接叫他“小當家”。

事實上,新版動畫開播第一天就有彈幕吐槽“劉昴星”這個名字。

“不應該是小當家嗎?”

“這翻譯沒看過原作吧?”

“嘟嘟、小當家纔是童年!”

小當家的名字也算是老生常談了。

當年大陸引進的是臺版《中華一番!》,動畫有統一集團贊助,所以老版動畫的出場人物都被冠以旗下產品的名字:

男主劉昴星的名字變成了“小當家”(小當家乾脆面)

《中華一番!》自然也變成了《中華小當家》,其他的幾個主要人物,名字也被改得面目全非:

女主周梅麗→嘟嘟(滿漢嘟嘟好香腸)

女主的父親周瑜→及第師傅(及第水餃)

上海富二代、男主基友 唐三傑→阿Q(阿Q桶面)

“掃地僧”羅鋈大師→十全大師(十全雞精,講道理好像比原名更吊一些……)

光是動畫版與漫畫版的人名就如此糾結,更不用說漫畫版的各種神奇人名翻譯了。

比如“及第師傅”,他的名字在原版漫畫裏的名字是用日語片假名寫的。想像一下,類似曹操的英文叫caocao,一個拼音可以對應不同名字。

所以日文翻譯到中文就很混亂,明明是同一個人,有叫丁油的、有叫趙友的,還有叫趙瑜、周瑜的,沒有統一的說法。

這期間還有個小插曲,當時臺版漫畫翻譯過來的時候,不知是否是錯譯,把昴(mao)寫作了昂(ang)。

一個全中國家喻戶曉的動畫男主角,十多年來卻很少有人叫對過名字,堪稱大家“最熟悉的陌生人”,也是有趣。

說起來,劉昴星也算是廚師界的龍傲天了。

當年真是看不膩的主角扮豬喫虎、裝逼打臉的經典反轉套路:

每每小當家用他精湛的廚藝折服衆人,四郎這個全場打醬油兼解說的小跟班就立馬跳上前來:

“沒錯,現在站在你們面前的,就是史上最年輕的……”

(這時候鏡頭給到小當家特寫,四郎一把拉開小當家左臂上的白色綁巾)

“——特級廚師 小 當 家!!!”

四周圍觀的喫瓜羣衆無不露出驚愕的神情,表情之誇張,嘴巴里都能夠塞電燈泡了都。

還有像“會發光的料理纔是好料理”定律,也是小當家非常著名的梗。

看過原版動畫的都會明白,小當家世界觀裏的廚師,與其說是做菜的,不如說像武俠小說中的習武者。

但凡廚師切菜,必然能夠發出整齊飛快的“蹬蹬噔噔”聲音。刀法高深的廚子,切好的菜甚至能夠自動拋飛到半空中,以氣活牛頓的反重力軌跡在三米開外摞成一堆。

可以說,每一道菜的出品,都是堪比絕世高手的對決,雙方拼盡全力只爲了抓住顧客的胃。而揭開鍋蓋瞬間的金光,就像是廚師的戰鬥力數值比拼:

“啊!太強了!!這傢伙做的菜太閃了!!!完全睜不開眼睛!!!!”——高手過招,一道菜好不好喫,有多好喫,一眼便知。

這次新版《廚神小當家》動畫的劇情承接自現在正在連載的《中華一番!極》。

第一集的故事就是從烏骨雞黑羽樓開始,小當家特級廚師考試後,結束旅行回到廣東的第一站。

這讓很多抱着懷舊心情打開網站的朋友有些摸不着頭腦:小當家呢?一開始不是和邵安對決麼?怎麼就直接特級廚師了?彈幕不乏吐槽劇情的。

不過很快大家關注點就轉移到了美食上。

揭開鍋蓋前,彈幕齊齊刷過“燈光師開始就位”,“墨鏡準備”,“A1高閃來一個”……一下子讓人回想起了童年。

看到新動畫沒有金光,彈幕又一陣失望。

好在金光只是遲到,並沒有缺席。

02

這竟然是日本做的?

說來慚愧,當初年少無知,很長一段時間裏我都誤以爲《中華小當家》是部國產動畫。

你看這中國人的主角,中文的配音,講的又是中華料理的故事,連鑼鼓齊鳴的背景音樂也非常中國風……

特別是那標緻性的BGM《萬里の長城》,每次聽到這首曲子的旋律都會起雞皮疙瘩,太厲害了。

這竟然是日本做的?真的完全看不出來,相信有過同樣疑惑的並不是少數人。

而說起小當家動畫的音樂,那更是可惜了。

當年的OP/ED是由大黒摩季、ZARD(坂井泉水)等人演唱的,一共有好幾首,各個都是經典。

如果你看過同時期的《灌籃高手》、《名偵探柯南》那麼肯定不會對她們的聲音感到陌生。

可惜當時動畫引進中國以後,主題曲被砍掉了不少,最後只留下大黒摩季的《空》這一首歌來來回回放到動畫結束。

後來2005年的時候,國內還翻拍過一部真人版小當家劇集,叫《神龍第一刀》,蕭正楠 演的劉昴星、何潤東 演的蘭飛鴻。

我沒有在電視上看到過,第一次在網上見到的時候,看那封面,還以爲是什麼武俠片。結果沒想到是小當家的真人版。

而且國產真人版的劇情是按照原著漫畫版走的,和記憶中的動畫劇情有很大的不同,以至於很多人都不買賬,在評論裏吐槽真人劇瞎改。

這可太冤枉了。

其實論魔改,反而是《中華小當家》動畫對原作劇情做了相當多的魔改,多到什麼程度呢?

小到頭髮顏色這種事。

——動畫裏的小當家是藍頭髮、及第師傅是綠頭髮,而漫畫版裏都是黑色的。

大到一些劇情上的細節。

——比如鍋巴料理的劇情,動畫版中女老闆原本還想獨吞技術,把小當家和四郎捆綁在柴房裏,兩人逃出來後才把真正的技術還原。

漫畫版根本沒有這麼多曲折,小當家搗鼓一陣之後直接就做出來了。動畫中類似的加塞原創劇情很多,幾乎改的面目全非。

甚至動畫版的結局都是原創的。

——動畫版最後蘭飛鴻被黑暗料理界抓去洗腦,黑化後與小當家展開御前料理對決這段,在漫畫裏也是沒有的。漫畫的蘭飛鴻自始至終都沒有“叛變”過。

當然,我不是指責動畫版魔改劇情不好,相反,這些原創劇情的質量相當不錯。

小當家最早的原版漫畫分爲 《中華一番!》和《真 中華一番!》兩部。

漫畫第一部《中華一番!》劇情從菊下樓與邵安比拼麻婆豆腐開始,隨後前往廣州拜師,獲得特級廚師資格,外出歷練收四郎爲徒,到做銀河面結束。

別看動畫裏花裏胡哨的各種放閃光彈,最早出現的菜餚,比如什麼六味麻婆豆腐、青椒肉絲、黃金炒飯……歸根到底其實都是中規中矩的家常菜,想要在現實中復現也並非難事。

到了漫畫第二部《真 中華一番!》,故事從烏骨雞的劇情開始,小當家結束歷練回到廣東,遇見解師傅、雷恩。

隨着有關黑暗料理界、傳說中廚具的世界觀逐漸展開,小川悅司畫筆下的美食也開始放飛自我起來:

能站立起來的升龍餃子、能開口笑的“黃金開口笑”……

料理題材用“戰鬥力”這個詞可能有些奇怪。

不過劇情發展到最後,還是不可避免的遇到了“戰鬥力崩壞”的問題,一步步演變成“殺人料理”級別的對決。

這真不是開玩笑的。

就說黑暗料理界。

黑暗料理界作爲劇情中的反派組織,其靈感來自於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

在小川悅司的設定中,黑暗料理界擁有八百多年的歷史,總部在梁山泊,共有廚師108位。

(水滸傳的故事線大概從公元1100年左右開始,往後推移800年正是《中華小當家》故事所處的晚晴時期)

其中以“五虎星”最爲厲害,分別是入雲龍-凱由(首領)、以及浪子-顏先、青眼虎-密拉、飛天大聖-朱七、豹子頭-亞刊。

動畫版的劇情只相當於漫畫版的前半段,一直維持在“低魔”的水平。

漫畫裏“五虎星”出場後劇情開始剎不住車了,什麼超觸覺、超視覺、超聽覺、超嗅覺都出來了,擺明告訴你在用超能力做菜。

比如青眼虎-密拉,擁有“血輪眼”一般的能力,可以copy對手的料理,最後搭配自己得意的香料,讓自己處於不敗之地。

還有豹子頭-亞刊,使得一手炎爆絕技,比賽的時候直接把長江點着了,就爲了烤魚……你說這怎麼玩?

03

沒有填完的坑

原版《真 中華一番!》漫畫說實在的,有些爛尾。

打完黑暗料理界後,雖然有完整的結局,但還是有很多伏筆沒有收服,比如小當家的父親身份,根本沒有交代。

我們回頭再來看原來的動畫版,雖然結局顯得有些倉促,但能以“正常”的料理對決收尾,這動畫版的改編真是不容易了。

如今小川悅司再開漫畫連載,顯然有意把以前挖的坑填平。

期待這個橫跨中日,綿延二十年的動畫會有個真正的結局吧。

圖片來自百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