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美股訊 伯克希爾哈撒韋的首席執行官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是公認的當代最傑出投資者。1950年代中期至今,這位有奧馬哈先知之稱的股神資產淨值由約10,000美元激增至900億美元的天文數字,而且這還未包括多年來他向慈善機構慷慨捐出的數百億美元。如果將善款也計算在內,他甚至能夠與亞馬遜的首席執行官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競逐全球首富的寶座。

  巴菲特的出色投資技巧吸引不少股民跟風或者緊盯伯克希爾哈撒韋組合的買賣活動。股神的投資策略最特別之處,在於其相對簡單,幾乎人人都能做到。與其利用大量軟件和技術數據進行分析,巴菲特選擇了集中研究少數行業,然後發掘並買入他認爲具備長遠競爭優勢的公司,再一直持有股票。

  巴菲特嚴格奉行買入並持有策略的理念,但他動用伯克希爾哈撒韋資金投資的方法卻明顯與過往有別。自從大約20年前科網泡沫爆破後,他的投資組合持股出現了兩大變化。

  科網泡沫爆破後巴菲特投資組合的兩個主要變動

  大家可能不記得,科網泡沫一度是轟動股壇的大事。當年,就連的士司機口中的股票貼士也似乎能在一夜之間讓您賺取一倍回報,多間首次公開招股企業的股價更在上市後爆升一倍、兩倍、甚至三倍。其中,科技股和生物科技股佔比較高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表現尤其出衆,短短四年間已經增值三倍之多。

  不過股災隨之而來。

  在1999年12月,股票市場見頂。以過去10年經通脹調整平均利潤計算的席勒市盈率處於44倍的歷史高位(該項記錄現時仍未被打破)。之後不久,股市開始暴跌,指標性的標普500指數在929天內由高峯下滑至低谷,經歷了70多年來最長的調整期。正如您想像的一樣,股票急挫,加上估值偏高觸發的漫長熊市,使得巴菲特採取與現時截然不同的投資策略。

  消費必需品不再是投資重心

  要數巴菲特最明顯的長期變化,大概是他的資產投資中消費必需品佔比持續減少。消費必需品是指消費者購買的基本產品,例如食品、飲品、衛生用品和家居用品等。

  如果大家思考一下背後的理由,便會發現調整佔比是合理之舉。在2002年中,消費必需品佔伯克希爾哈撒韋資產投資的47.1%,原因是在股市大跌的情況中,最穩健的策略就是大手買入在美國和全球經濟好壞時同樣爲消費者提供必需品的企業。此外,大部分品牌消費必需品企業均能產生盈利,並擁有經得住時間考驗的業務和優秀定價能力,能夠帶來跑贏市場的股息,這也令巴菲特當年側重有關行業。

  自從經濟大衰退結束後,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消費必需品投資大幅減少。根據WhaleWisdom.com的數據,在2019年第三季末,該行業只佔伯克希爾哈撒韋投資組合的15%,比例爲最少19年來的新低。

  爲甚麼伯克希爾哈撒韋會減少投資消費必需品企業呢?巴菲特並非對可口可樂(Coca-Cola)失去信心,因爲其仍然是伯克希爾哈撒韋持有期最長的股票。估計在2020年,可口可樂單是透過股息便能爲伯克希爾哈撒韋帶來6.4億美元的淨收入,所以華爾街不認爲巴菲特會賣股。另一方面,可口可樂在全球(除了一個國家外)均有業務,也明顯對公司構成增長利好因素。

  事實上,巴菲特改變策略的真正關鍵在於全球息率下降。貸款利率降低有助可口可樂等企業提高槓杆,藉此此催谷收益,而從歷史數據來看,增長股更能受惠於低利率環境。在最近十年,借款成本下調促進了企業的招聘、擴展和大量併購活動。就像下文所講,這會導致市盈率通常較高和增長率較低的消費必需品企業吸引力變弱,同時驅使巴菲特投向更高增長的行業。

  科技股成爲新寵

  巴菲特投資方針的另一項重大變化與科技股有關。在科網股全盛期,科技股佔伯克希爾哈撒韋投資組合的1%至2%(經四捨五入)。之後泡沫爆破時,巴菲特亦沒有特別追捧科技股或密切留意科技行業。

  然而,在過去18年間,股神的策略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轉變。在2019年9月底,資訊科技股佔伯克希爾哈撒韋資產投資的26%,成爲了組合第二大行業,僅次於作爲巴菲特主要收入來源的金融業。

  巴菲特積極買入知名科技股應有兩個理由。首先,是上文提到的貸款利率下降鼓勵了高增長科技企業利用槓桿效應推動增長率更上一層樓,導致過去十年增長股能夠跑贏價值股。

  第二,是投資者爲伯克希爾哈撒韋帶來外在壓力。雖然以往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回報均領先大市(最起碼其賬面值升幅超越標普500指數),最近十年卻風光不再,可能亦令巴菲特轉投增長往績較理想的行業。

  作爲轉型的第一步,巴菲特買入了IBM,並指望該公司能以雲端運算技術和區塊鏈服務再次帶來改革。可惜,他和華爾街都低估了公司傳統產品銷售對收益的負面影響。另外,IBM太遲推出雲端服務,故此亦未能支持業績向上發展。縱然公司最近完成收購紅帽(Red Hat)以改善雲端服務供應,巴菲特卻早於2018年初賣出了股票而未能受惠。

  與IBM相比,蘋果纔是真正的科技股皇者。在伯克希爾哈撒韋的組合中,這間公司遠遠拋離其他投資,成爲持股最高企業,而且上述提到伯克希爾哈撒韋佔比達26%的科技股,其實全部都是蘋果的股票。

  對巴菲特來說,蘋果符合他的所有要求。公司不單品牌實力遠超同儕、在美國智能電話的市場佔有率上擁有競爭優勢,還領導行業創新,最近數季在可穿戴設備和服務分部錄得驚人增長。與此同時,蘋果更透過股份回購和股息向股東退還大量資本,獲得巴菲特全力支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