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將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9月17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名單公佈,而鮐背之年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仍在田間地頭查看“第三代雜交水稻”制種情況。在袁隆平眼中,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是他應該擔起的責任。從上世紀60年代至今,袁隆平用心血培育成了一粒粒飽滿的稻穀,每一粒稻穀都飽含他對祖國的熱愛和對國家糧食安全的赤誠初心。

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日在湖南長沙的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見到了這位90歲仍未退休的老人,聽他講述其“禾下乘涼夢”和“雜家水稻覆蓋全球夢”的故事。目前,袁隆平培育的雜交水稻已經實現每公頃17噸的目標,正向每公頃18噸目標衝刺。袁隆平說,“在我有生之年,希望實現試驗田達到每公頃20噸。”

夢想種子生根發芽

袁隆平與雜交水稻的淵源還得追溯到他的小學。

袁隆平回憶,小學一年級時,老師帶着班裏的同學到學校附近一個園藝場郊遊。“那是6月中旬,桃樹上掛着紅紅的桃子,還有一串串葡萄,好漂亮。哎呀,這個學農好。”就這樣,農業在6歲的袁隆平心中悄悄種下了一顆珍貴的種子,也爲我國雜交水稻事業的生根和發芽埋下了伏筆。

1949年,新中國成立。19歲的袁隆平不顧家人的反對,帶着兒時的那顆在心中播下的種子報考了重慶湘輝學院農學系。從重慶湘輝學院畢業後,23歲的袁隆平被分配到湖南省洪江市安江鎮的安江農學院任教。當時,土地改革剛剛完成,農民獲得了土地,實現了耕者有其田。不過,一場霜災突如而至。1953年的春天,山東、山西、江蘇、河南和安徽等地的小麥遭受了霜災,糧食價格出現波動。此時,袁隆平還在安江農學院從事教學生涯,那顆兒時播下的種子仍埋藏在心中沒有發芽。

1959年,隨着環境的變化,袁隆平開始意識到,要喫飽飯首先要關注主要糧食作物。於是,他將所有的熱情投入到了水稻研究,那顆夢想的種子也開始生根發芽。

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和往常一樣行走在稻田裏,一株特殊的水稻引起了他的注意。“突然發現一株鶴立雞羣的稻子,長得特別好。穗很大、很整齊,籽粒很飽滿。”袁隆平說,“我當時估計,這個品種可以畝產一千斤。”

第二年,袁隆平播了一千株該品種水稻,每天去田地裏觀察,希望“該品種成龍”。可惜現實讓人失望。“一抽穗大失所望,高的高,矮的矮,沒有一株有他‘老子’那麼好。”袁隆平意識到,按照遺傳學理論,當前面對的混亂屬於分離現象,雜交二代會產生分離。那株“鶴立雞羣”的稻穗就是雜交一代,屬於天然雜交稻。靈感一現,袁隆平開始研究人工培育雜交稻。

“東方魔稻”的誕生

1966年,袁隆平在《科學通報》上發表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正式提出了通過培育水稻“三系”(即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復系),以“三系”配套的方法來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設想與思路,由此拉開我國雜交水稻研究的序幕。不久,袁隆平、李必湖、尹華奇三人組成的黔陽地區農校水稻不育科研小組正式成立。

1968年春天,袁隆平開始第一次大田試驗,栽下了700多棵不育水稻,並悉心照料,細緻觀察。然而,一場大雨過後,發現這700多棵不育水稻被人毀壞,之前的努力化爲泡影。“真的是受到了很大打擊,把我的實驗推遲了三年。”袁隆平說。

袁隆平沒有就此氣餒,“有困難和坎坷,更要奮發圖強,要與困難做鬥爭。”隨後,袁隆平在試驗田旁邊的廢井中找到5棵殘存的秧苗,繼續他的實驗。通過雄性不育株與近千個品種和材料進行3000多次雜交測試,但結果仍不盡如人意。

“親緣關係太近的稻子不行,把親緣關係拉遠一點行不行?用野生不育稻是否可以?”1969年,袁隆平帶領實驗小組遠赴雲南,尋找野生不育稻,加速實驗進行培育。

成功總是不會一帆風順。袁隆平在雲南尋找到的野生不育稻開展的實驗,因爲不能保持不育性狀而再一次失敗。於是,他將尋找野生不育稻的目光投向了海南。

1970年,袁隆平研究小組在海南找到了一株雄蕊沒有花粉的水稻,袁隆平將其命名爲“野敗”。經過兩年實驗,利用“野敗”轉育,雜交水稻實驗終於獲得重大進展,雄性不育性可以百分之百遺傳了。

1972年,雜交水稻研究被列爲全國重點科研項目,上千個品種和“野敗”進行了上萬次實驗。“我們的雜交稻長得非常好,但收穫的結果並不令人滿意。稻穀有所減產,而稻草增產了70%。”袁隆平笑稱,“當時有人說可惜人不喫草,人要是喫草這個實驗就成功了。”

儘管實驗結果讓人不滿意,但卻再一次證明了雜交水稻的強大優勢。“這個優勢表現在稻草上還是在稻穀上是技術問題,我們可以改進。”於是,雜交水稻實驗得到了國家的繼續支持。

兩年後的1974年秋,從湖南到廣西雜交水稻的喜訊頻傳。普通水稻畝產只有200多公斤,而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最高的超過650公斤。歷經千辛萬難後,雜交水稻的研究終於成功。

上世紀90年代,面對“誰來養活中國”的疑問,我國提出了超級稻育種計劃。袁隆平領銜的科研團隊接連攻破水稻超高產育種難題,超級稻畝產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的五期目標全部完成,一次次刷新世界(8.930, 0.00, 0.00%)紀錄。

“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袁隆平說。

讓老百姓(77.540, 0.00, 0.00%)喫得更好

袁隆平表示,雜交水稻的產量沒有上限,希望向高產、高產、更高產目標進發,每公頃15噸、16噸、17噸的目標都已經實現,現在要向畝產1200公斤也就是每公頃18噸的目標衝刺。

“我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另一個就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在我的有生之年,希望實現試驗田達到每公頃20噸的目標。從光能利用率角度看,根據湖南地區的輻射情況,按2.5%的光能利用率計算,最高產量可以達到每公頃22.5噸。”袁隆平說。

追求產量的同時,袁隆平表示產量和質量沒有衝突。

“上個世紀我們主要解決溫飽問題,主要是喫飽。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不滿足於喫飽,還要喫好。所以,我們做了戰略調整,不僅要高產,還要優質。”袁隆平說,“優質和高產沒有矛盾,不能說優質就不高產,高產就不優質,只是難度大小的問題。”

據袁隆平介紹,日本稻米協會副會長品嚐過超級稻後表示袁隆平的超級稻可以與日本的優質大米“越光”媲美。“‘越光’的產量是每畝800市斤,而我們的超級稻是每畝800公斤!日本人很驕傲,但在水稻面前他們折服了。我們的水稻不僅產量更高,品質也很不錯。”

在採訪過程中,90歲高齡的袁隆平聊起雜交水稻總是剎不住車,對記者講述着一個又一個故事。而這些故事的背後,是這位老人一生的奉獻與付出。如今,雜交水稻已經走出國門,在越南、印度、孟加拉、美國、非洲等國家和地區實現了生產與種植。袁隆平不僅讓中國人把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還爲解決世界糧食短缺問題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