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

促進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的實施意見

(桂政辦發〔2018〕130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自治區人民政府各組成部門、各直屬機構:

       爲切實發揮產銷對接在產業扶貧中的重要作用,促進我區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加快貧困羣衆脫貧致富步伐,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認真落實中央、自治區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堅持“政府推動、市場運行、企業主體、社會參與”原則,通過政策引導、市場主體參與等方式,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培育特色農產品品牌,完善扶貧產品上行物流體系,開展農產品產銷對接宣傳活動,構建貧困地區長期穩定的農產品產銷對接機制,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二、主要目標

       圍繞產業發展助推精準脫貧的目標,創新農產品銷售機制,採取電子商務營銷、幫扶企業促銷、貧困戶組銷、商業流通企業承銷等形式,加大扶貧產業宣傳推介和農產品產銷對接力度,實現貧困地區農產品與市場精準對接,幫助貧困地區構建便捷、高效、穩定的農產品銷售渠道,確保貧困羣衆持續增收、穩定脫貧。

       三、主要任務

       (一)構建全方位長期穩定的產銷對接機制。大力開展貧困地區農產品“九進”行動,在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前提下,推動貧困地區農產品進高校、進企業、進機關、進園區、進社區、進商超、進電商、進電視、進深加工。鼓勵支持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等經營主體,優先對接貧困戶,優先讓貧困戶以資金、土地經營權、家庭資產等要素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推動產銷方、企業與貧困戶形成利益共同體和長效聯結機制。加強農企對接,推廣“龍頭企業+基地+貧困戶”等模式,發展訂單農業,將企業或合作社與貧困戶、農產品與市場有效連接起來,實現產、供、銷無縫對接。積極引進大型農業龍頭企業,推行“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貧困戶”、“龍頭企業+貧困戶”等模式,讓貧困地區具有勞動能力和生產要素的貧困戶參與生產銷售、分享產業利益。組織農產品批發市場、產業化龍頭企業、大型連鎖超市、物流企業、電商平臺等市場主體到扶貧產業基地考察對接,簽訂訂單協議,建立穩定的產銷關係。加強農校對接,努力把大中專院校食堂變成貧困地區農產品的銷售基地。加強與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對接,把扶貧聯繫點變成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的農產品重要供應基地。

       (二)支持貧困地區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支持貧困地區發展農村電商、農產品加工業、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生產性生活性服務業和各類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全面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工程,抓好益農信息社示範建設,組織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電商平臺對接,進一步完善自治區、市、縣、鄉、村五級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和農產品上行供應鏈體系,通過益農信息體系幫助貧困地區銷售優質農產品。到2020年,全區貧困地區村級信息服務站(益農信息社)、電子商務服務點覆蓋所有行政村。鼓勵農民通過承包、租賃、入股、合作等多種形式,領辦創辦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支持農民工、大學生、退役士兵等人員返鄉創業,支持城鎮科技人員、中高等院校畢業生等人員下鄉創新創業,通過組建農村創業團隊、產業聯盟,開闢創業空間;通過發展公司制、合夥制等企業形式,培育產權清晰、利益共享、機制靈活的創新創業共同體。

       (三)開展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愛心公益活動。根據貧困地區主導農產品集中上市時間,積極開展特色優質農產品銷售愛心公益活動。充分發揮政府網站、政務微博、微信等新興媒介信息傳播速度快、廣度大、深度深的優勢,廣泛發動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社會各界主動、優先購買貧困地區特別是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深度貧困地區的特色優質農產品。積極組建電商產銷聯盟,宣傳銷售貧困地區農產品,在農產品滯銷時,及時組織電商開展農產品應急銷售,幫助解決滯銷問題。

       (四)支持貧困地區優勢特色農業品牌創建。充分挖掘我區自然環境綠色生態、壯鄉“那”文化底蘊深厚等特色優勢,以中高端市場爲主攻目標,深入開展優勢特色農產品品牌創建活動。到2020年,力爭我區農產品整體品牌形象在全國的影響力得到大幅提升,打造30個地方區域公用品牌,以及10個以上“桂”字號大型農業龍頭企業、產業聯盟、專業合作組織(企業品牌),10個以上在全國有名的農產品品牌和20個在全國有名的綠色生態品牌。指導支持貧困地區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做好品牌規劃,開展“一縣一品牌”建設,建立貧困地區農產品品牌目錄,助推貧困地區農產品品牌創建。發揮地理標誌商標作用,推動特色農產品資源優勢轉化爲商標品牌優勢和市場競爭優勢。開展全區地理標誌資源普查,建立地理標誌孵化庫,指導開展地理標誌國內國際註冊,全區各級人民政府要對註冊所需經費予以支持。將全區地理標誌商標、地理標誌產品、農產品地理標誌全部納入自治區重點支持的農產品品牌和產品目錄,着力打造一批有助於推動全區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關鍵品牌。建立地理標誌商標品牌調查評估機制,委託第三方評估機構對地理標誌商標品牌進行整體評估。支持推進貧困地區“三品一標”建設,對於貧困地區“三品一標”認證達到國家相關減免優惠政策要求的,給予費用減免優惠。加強貧困地區農產品生產扶持,支持以市、縣(市、區)爲單位建立廣西貧困地區綠色特色農產品聯盟,鼓勵產品類似的地方組成聯盟,申請綠色農產品認證、建立溯源系統、生產檔案,並與企業簽訂代銷合同,解決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的後顧之憂。引導各地因地制宜發展農林產業,準確把握供需平衡,合理擴大種植規模,避免造成產品供給遠大於需求的現象出現。探索構建產地供應商信用體系,推動產品標準化、產地生產者信用評價體系、產銷對接各環節參與者獎勵機制建設。

       (五)完善貧困地區農產品上行物流體系。支持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建設,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建設或改造一批直接服務農戶的區域性農產品產地市場和田頭市場,提升農產品分級、預冷、初加工、冷藏保鮮等能力。通過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工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程和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支持貧困地區農產品採摘、加工、分級、包裝、冷鏈、倉儲、運輸等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整合郵政、供銷、快遞等物流通道資源和村鎮服務網點、便民站點等現有公共服務資源,實現多站合一、服務同網、信息共享。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暢通扶貧產品“最初一公里”物流通道。鼓勵和支持貧困地區農業產業集聚發展,新建農產品加工園區、物流園區優先在貧困地區佈局建設,引導貧困地區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支持農民合作社、村集體興辦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建設標準化原料基地,促進農產品就地加工轉化,讓農民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

       (六)加強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宣傳推介。引導貧困地區農產品“走出去”,舉辦好中國—東盟博覽會農業展、廣西名特優農產品交易會等展會,組織貧困地區農產品供應方參加國家和自治區組織的各類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參加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以及自治區聯合各市組織的特色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自治區每年組織開展大型農業展會2場以上,組織貧困地區企業或參與扶貧產業開發的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展。各市、縣(市、區)每年要安排農產品產銷對接扶持項目經費,支持貧困地區企業或參與扶貧產業開發的企業外出主辦農產品推介活動和參加各類具有一定行業影響力的專業會展活動。協調做好貧困地區農產品的宣傳推介工作,充分發揮傳統媒體和網絡新媒體的作用,適時推出動態、專題等報道,着力提升貧困地區農產品品牌效益和市場知名度。

    四、保障措施

       (一)落實工作責任。全區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是本轄區農產品產銷對接的責任主體,要統籌推進農產品產銷對接各項工作,將農產品產銷對接工作納入本級統籌安排議事日程,積極協調解決農產品產銷對接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跟蹤對接、收集和掌握農產品產銷對接的有關情況。

       (二)摸清供需底數。全區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做好貧困地區農產品的信息收集彙總工作,摸清貧困地區農產品品種、種養規模、產量、價格、上市期、儲運能力等信息,爲組織生產、定向採購提供準確信息,確保農產品產銷活動精準對接、高效對接。

       (三)狠抓人才培訓。全區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積極組織開展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專題培訓工作,有計劃地對貧困地區農村經紀人、扶貧產品生產經營戶和貧困戶進行扶貧農產品市場對接及電商專題培訓,提高其生產技能、市場意識、創新思維、經營能力,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四)加強督導考覈。實行目標管理,將構建農產品產銷對接機制、促進精準脫貧工作納入全區各級各有關部門脫貧攻堅年度考覈內容,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制定工作推進任務清單和責任清單,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對工作推進不力、進度滯後、成效不佳的,進行通報批評;對工作實、進度快、減貧成效好的,予以通報表揚。

2018年10月21日       

來源: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