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心痛!赴鄂廣東醫生在朋友圈刷到親人去世噩耗

來源:南方都市報

“從今往後再也聽不到您呼叫我的乳名‘萌生’。”在湖北荊州石首市參與抗疫救治工作半月後,廣東河源市中醫院急診科主治醫生丘冠東收到了從小看着他長大的叔奶奶去世的消息,身在異鄉的他寫了這封“寄往天堂的悼信”。

他告訴南都記者,年少時因爲家人立志學醫,這次前往荊州讓他第一次有機會在重症監護病房工作,也第一次穿成人紙尿褲。“我也想回家,我們一起努力,戰勝病毒,我們就可以離開這裏了。”他常和病人說。

赴鄂前已在廣東隔離病區值班

春節回家見老人成訣別

36歲的丘冠東過年回廣東省河源市江東新區古竹鎮老家待了幾天後,接到單位河源市中醫院的指派,到位於河源市源城區的一處新冠肺炎隔離點,參與診治疑似病例的工作。爲了降低感染風險,丘冠東把妻兒留在了古竹鎮老家,下班回家獨自隔離。

2月10日晚下班後,他收到了臨時通知:次日一早與河源醫療隊其他隊員一起出發荊州。丘冠東對於這份臨時通知並沒有感到很意外,他告訴南都記者,疫情剛發生時,他就曾與家人聊過,如果單位給予去湖北的機會,他一定要去。

2月12日,到達荊州石首市中醫醫院後,一切工作按部就班展開。丘冠東和其他兩名同事一組,負責巡查重症、危重症病人等日常診治工作。

2月28日,丘冠東不到6點就起牀了,習慣性刷了刷朋友圈,他才知道86歲的叔奶奶離世。在與家人短短5分鐘的通話中,兩人泣不成聲。

丘冠東叔奶奶是其爺爺的弟媳,在古竹鎮老家,丘冠東一家和叔奶奶就住對門,兩家來往頻繁。叔奶奶待丘冠東有如自己的親孫子。他回憶,小時候,丘家人住在一個院裏,彼此之間非常熟悉,他時不時往叔公叔奶奶家裏跑,很是討叔奶奶喜歡。

大學畢業回河源工作後,戀家的丘冠東每個月也得回古竹鎮老家三四次,叔奶奶知道丘冠東是中醫,常常趁他回家時叫來他給她量量血壓、號號脈,“老人家年紀大了常常疑病,做醫生的給她看一看,爲的也是能讓他老人家放心一些。”丘冠東說。

丘冠東告訴南都記者,今年過年時,他還去特意去看望過叔奶奶,那時老人家不慎摔了一跤,丘冠東初步診斷,老人家骨頭並無大礙,可能只是腰椎有些損傷。受傷後,叔奶奶一直臥牀休息。

收到通知後丘冠東回河源上班,加上要隔離,他沒法再回去看望叔奶奶。“老人家平日身體還算硬朗,80歲以前還能下田地澆菜,我本以爲她臥牀幾天就會好轉。”丘冠東怎麼也沒想到,這次過年回去見叔奶奶,竟成了訣別。

年少時因家人患病去世立志學醫

到荊州第一次進ICU工作

2月28日接到噩耗這天,丘冠東剛好輪休,他在酒店房間裏待了一整天。河源醫療隊領隊來問他,要不要回家奔喪,丘冠東婉拒了,“專門安排我回廣東有點費人力物力,回去了也要隔離,幫不上什麼忙,還不如在這幹好自己的活兒。”

這一天,丘冠東在酒店裏提起筆,寫下了一封“寄往天堂的悼信”。信中寫到:“您那慈祥和藹的音容一直在我耳邊迴盪,從今往後我再也聽不到您呼叫我乳名‘萌生’的聲音。”

在丘冠東家裏有個習俗,孩子要被叫乳名才能快高長大。丘冠東的父母、長輩至今都喚他的乳名“萌生”。

他學醫也是受家中因病去世的影響。丘冠東告訴南都記者,他上中學時,三年間爺爺、奶奶、外公相繼去世,奶奶和外公是被病痛奪去生命。這讓丘冠東立志要學醫,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不要再讓家人遭受病痛。

從河南中醫藥大學畢業後,丘冠東回到廣東從事中醫科、內科和急診科等相關工作。丘冠東告訴南都記者,因爲來荊州抗擊疫情,他纔有機會進入重症監護病房工作,也第一次穿成人紙尿褲。他打趣道:“抗疫,給了我穿紙尿褲的‘童年’體驗。”

在重症病房中,有幾名中年病人總是會焦慮地詢問醫生自己的病情什麼時候能夠好轉,幾時能夠轉到普通病房幾時能出院。丘冠東都很理解,“有的病人住進來大半個月,每天躺牀上,喫藥打針,其他什麼事都做不了,也出不去,天天數着日子,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到頭,擱誰都急着出院。”

每每遇到這種情況,丘冠東都會幾分鐘跟病人聊聊,耐心和他們解釋:新冠病毒的病程較長,病情緩解纔可以再做病毒核酸檢測看是否轉陰了。他不時也給病人“打雞血”:“我也想回家,我們一起努力,戰勝病毒,我們就可以離開這裏了。”

南方都市報(nddaily)原創報道

南都記者 黃小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