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監督的腰板挺得更直了

“經審覈,發現這張單子兩個月前已經報過一次了,你們這屬於違規重複報銷,是不允許的,這張單子村監會予以退回並作作廢處理。”

“村委會這個月租車外出辦事25次,費用1400多元。我認爲次數過多,費用過高,車費報銷單不予審批並退回,提議村‘兩委’規範用車。”

……

近日,記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採訪關於村監會怎樣開展監督時,看到了喜洲鎮周城村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董兆星和作邑村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羅雲龍履職的場景。

“羣衆選我當村監會主任,是大夥對我的信任。我的第一職責就是監督,如果做不好監督工作,就辜負了羣衆的信任。這項工作雖然面臨很多困難,但硬着頭皮也得上啊!”董兆星說。

董兆星所說的困難,其中一條就是“熟人社會監督難”。“面對的是鄉里鄉親、低頭不見抬頭見的熟人,要拉下面子監督,確實不容易。”董兆星說,在鎮紀委的撐腰鼓勁下,他開展監督的底氣比以前更足了。

“如果把鎮紀委比作一個基地,村監會就是前哨,前哨發現問題就及時反饋到基地,有鎮紀委作後盾,爲村監會打氣撐腰,村監會的作用就能得到發揮。”大理市挖色鎮紀委書記趙玉琴告訴記者,該鎮實行2名鎮紀委委員帶2名村監會主任檢查2個村的“2+2+2”模式,對全鎮重點工作部署落實情況進行交叉檢查。“鎮帶村”的做法,既傳導了壓力,解決了村監會動力不足的問題,又整合了監督力量,破解了鎮紀委人手不足的難題,使監督向基層延伸落到了實處。

“鎮紀委通過培訓、實訓進行傳幫帶,像我這樣的‘老農民’現在都已經成了基層監督骨幹,從原來的不敢監督到敢對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提出不同意見。”挖色鎮海印村村監會主任趙秀珍說。

喜洲鎮紀委書記陳雪平說:“我們逢會必講村監會的職責,講得多了,大家就記住了。我經常給村監會主任講,鎮紀委就是大家的靠山,有困難找鎮紀委。在傳導壓力的同時,更要想辦法支持村監會的工作。”

除了鎮紀委的支持,董兆星和羅雲龍在採訪中都提到公開爲監督提供的力量和勇氣。“我們將監督的黨務、村務、財務事項都進行了公開,讓羣衆對村委會的錢用在什麼地方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換來了羣衆的支持,才讓腰板挺得更直。”董兆星說。(何詠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