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皇帝后送給鄉親18缸鹹菜,鄉親怒扔17缸,打開最後一缸卻傻眼

泰國曼谷吞武裏廣場中央有個“鄭皇達信紀念碑”。泰國五位最厲害的帝王鄭皇達信佔了一個位置,泰國人民喊他“大帝”。鄭皇達信在12月28日登基,因此這日是泰國的“鄭皇節”。然而,這位泰國帝王祖籍是在中國廣東澄海市華富村,父親是中國人。鄭皇達信的父親去世後葬在了華富村,而不是在泰國。

中國人去了別的地方做皇帝,鄭皇達信是第一個。他原來的名字叫鄭信,清朝雍正年間父親鄭鏑遠渡暹羅,也就是當時的泰國。鄭鏑出生貧苦,正好趕上政府的禁海令,沒有辦法去了暹羅。鄭鏑在暹羅過得越來越好,住在暹羅大城阿瑜陀耶城,還娶了漂亮的暹羅姑娘。可天不順人願,鄭鏑在兒子出生沒多久去世了。

泰國財政大臣昭披耶節基和鄭鏑父親關係良好,收了鄭信當養子。鄭信得到了貴族教育,十三歲順利進入皇宮當侍衛。進了皇宮,鄭信前程一片光明,接着他又當上了巡撫官,代表國王巡察於泰國北邊,審判一些冤假錯案,而且他還擁有着先斬後奏的權利。鄭信表現良好,鐵面無私,深得人民的喜愛。之後他脫離內廷官員的身份,坐上了達城副官的位置,輔助城主工作。城主逝世後,他便升了城主,成了一個諸侯。

這時候邊境發生危機,暹羅的鄰居緬甸終於完成統一,緬甸首領雍籍牙將刀槍轉向暹羅。暹羅拒絕緬甸的領土訴求,緬甸軍隊便開戰,一路衝到暹羅內部地區,首都大城人人自危。鄭信聽從召喚回到首都與同僚一同抵禦緬甸,在不懈的努力下,緬甸退兵,他們保住了暹羅。可幾年後,緬甸軍隊又回來了,這次是雍籍牙的兒子。這次他們再也保不住阿育陀耶王朝。

經過這次戰役,緬甸驕傲了,將刀槍又指向了大清,甚至深入到了雲南廣西。乾隆火氣上來了,八旗軍隊和緬甸軍正面打上,一路衝到了緬甸國土上。緬甸首領趕快召集軍隊過來守衛國家,沒能對口袋裏的暹羅做些什麼。

鄭信趁機將東南沿海地區統一,整頓兵力六個月後反咬緬甸一口,暹羅首都被操勞的鄭信於一年後收復。然而緬甸那次戰爭讓首都再難回到之前的光彩,首都被鄭信搬到了湄南河西岸的港口城市吞武裏。鄭信削弱各諸侯實力,逐步統一暹羅,這個王朝被稱作吞武裏王朝。

鄭信勵精圖治,學着中國重視生產減少賦稅,經濟人口增長速度加快,國家越來越繁榮。澄海那地方有個和鄭信相關的傳說。傳說澄海老鄉知道鄭信當了皇帝,專門派人祝賀一番。而鄭信則送了老鄉18缸不知何物的東西當作禮物,讓老鄉們分給當地的人們。老鄉們開開心心收下,在船上悄悄打開,卻發現是鹹菜。老鄉們氣得將鹹菜缸們丟進海里,只留下一缸。

後來,他們回到了家鄉,他們就將鹹菜倒了出來,可是這個時候他們全都傻了眼,他們倒出了一點鹹菜和一堆金銀珠寶。原來,鄭信是害怕海盜來劫這些禮物,於是裝上鹹菜讓海盜懶得劫。船上扔“鹹菜缸”的人都十分懊悔。僅剩的這缸作爲傳家寶保存在鄭族人手中。從照片中可以看出是個上窄下寬的棕色陶缸,上邊不少花紋,看着就和其它的鹹菜缸不同。

不論對方是什麼身份,都請抱以善意。對於別人給予的善意,不要嫌棄價格低廉,而是開心接受,情意比價格更重要。這麼做的話,驚喜有可能會降臨身邊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