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靠的是《战狼》系列才火起来的。但是对于很久前的吴京我就很喜欢了。

对我而言,阿飞这个配角,给我的映像是非常深刻的,那邪邪的笑容给阿飞这个人物注入了灵魂,他会像功夫王子一样迅速火遍大江南北,然而事与愿违。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并不是这段时间里,没人捧吴京,也并不是吴京没有做过主演,但总之吴京再也没有如“阿飞”那样大红大紫。

直到南下的十余年,与之前的境遇相比,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2年,吴京接拍了《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这是吴京第一次饰演军人,站在今天再回首去看,这次吴京选择的方向,对了。

其后《战狼》1、2的顺利推出,再到2019年春节档的《流浪地球》,吴京一时间风光无两,中国电影圈无人可出其右。

火了,意味着关注就多了,而关注多了,不一样的声音也就多了。

2019年9月30号,《攀登者》正式公映,之前的几天,小范围点映时,有一种声音是这样说的:“又来打着爱国情怀,圈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并几乎同时传出来的还有另一点:“感情戏太多余,既然是爱国题材,就应该主打爱国,要劳什子的感情线。”

如果我们把这两种声音合在一起,你会发现:总有些人在吐槽吴京打着爱国幌子的同时,又吐槽《攀登者》爱国的元素极其寡少。

这样的要求,无人可以做的到,但幸运的是,随着点映结束,公映开始,越来越多的纯看电影观众涌入电影院,于是在更多的只从观看者视角出发,而不是影评视角去阅读《攀登者》时,这样的声音反而越来越少,支持《攀登者》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为对于观众来说,观看过程的激爽、开心、感动,要远比影评人口中一部电影所需要考量的各种要素,简单和直观的多。

本质上二者不矛盾,只是出发的点不同,所以才有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但,我无法理解的是一点:“爱国,还有了错?”更何况,吴京和他的电影里真的只传达了爱国这一种元素么?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爱国不需要客观分析,就如同爱自己的家一样,不要举例,不要截断,更无需与别的家庭去做对比。

爱,就是首位应该要做的。

至于,家中的诸多不顺以及不妥,关起门里,爱的基础之上,慢慢修正。

其次,吴京的电影,无论是《战狼》系列,还是《流浪地球》,又或这次的《攀登者》,它们表达的主旨更多的是“民族自信”。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若干年前,我们被外人欺辱时,我们得忍,因为不忍,不能活。

若干年后,我们再被外人欺辱时,我们无需再忍,因为不忍的结果,是我们可以活,虽然会日子艰难,但终究可以活下去。

这也是,为何30年间,国家媒体对相似事件的态度,从压制到隐忍,再到主动出击的原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很明显,铁汉子吴京,做的便是相似的事情,用电影的方式,在向世人宣誓:中国人,早已不是积弱之时,我们敢于对侵占寸土的匪徒予以痛击,我们敢于带着地球一起流浪,我们敢于在世人都不相信北坡可以登顶的时候,登顶珠峰。

但这些事,违背了几十年的影视圈早已习惯的套路:风花雪月,情爱欢场,所以吴京就显得有了一丝另类。

如果人生如戏,那戏里所需要的百般姿色,属于红色的那一部分,有意也好,无意也罢,吴京就是再次打响这一旋律的那位,这便是他为整个电影圈带来的改变。(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