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有好愛喫薑喃?別的不說,回想哈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諺語就曉得了:

喫薑諺語:

冬喫蘿蔔夏喫薑,不勞醫生開藥方;

晚喫蘿蔔早喫薑,郎中先生急得慌;

三片生薑一根蔥,不怕感冒和傷風;

夏季常喫薑,益壽保健康;四季喫生薑,百病一掃光。

小豆兒,你天天闢謠打假,該是又要說這些都是錯的了哇?

不好意思,這次你們猜錯了。上面這些說法雖然存在一定的誇張成分,但小豆兒今天打算闢謠的,其實是它→【早上喫薑,賽過蔘湯,晚上喫薑,等於砒霜。】

爲啥子喃?因爲小豆兒我昨天晚上才“以身試姜”,用事實證明了晚上的姜不得變成砒霜!

​那麼,這條諺語到底是哪堂根兒沒講對嘞?小豆兒今天就好生來跟大家科普一哈。

| 晚上喫薑 |

其實,關於晚上到底喫不喫得姜,已經有很多“專家”站出來科普過了,比如說跟小豆兒纏纏綿綿到天涯的丁香醫生。

▲ 圖片來自「丁香醫生」出品日曆

▲ 圖片來自「丁香醫生」出品日曆

那爲啥子小豆兒還要來撿腳子呢?主要是因爲丁香醫生講得太糙了!而且,它又犯了“一棍子打翻一船人”的經驗主義錯誤。

問:“啥子經驗主義錯誤?未必然這句諺語裏頭還有科xió成分咩?

沒錯,雖然“早上喫薑,賽過蔘湯,晚上喫薑,等於砒霜”確實有言過其實的嫌疑,但從醫學的角度來講,它還是有一定的理論依據。

歷代中醫藥專著中提到有姜的不少,比如《神農本草經》裏頭就說:(姜)味辛溫。主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溼痹,腸澼下利,生者尤良。

《名醫別錄》裏也講:(生薑)味辛,微溫。主治傷寒頭痛、鼻塞,咳逆上氣,止嘔吐。

《藥性賦》更是總結說生薑有四大功效:升也,陽也。制半夏有解毒之功,佐大棗有厚腸之說。溫經散表邪之風,益氣止胃翻之噦。

“等哈喲!你們中醫本來就說生薑是藥食同源的東西,記載多很正常~關鍵是這些記載到底是不是真的喃?”

首先要表揚一哈你的專niè,生薑確實是“藥食同源”的典型。

其次,生薑的藥用功效並不只是中醫才承認。現代藥理學也承認生薑是個功能滿滿的“寶藏女孩”,不僅是極有潛力的天然抗氧化劑資源,而且還有抗微生物,止吐,護肝,降低膽固醇等作用。

“既然姜這麼好,那爲啥子說只有早上喫得,晚上就喫不得喃?”並不是說晚上就喫不得姜,只是說晚上喫不如早上喫那樣更助益身體。

爲啥子嘞?小豆兒剛背完課文噠——因爲姜是辛溫發散,宣通陽氣的!

根據中醫的觀點,早上正是人體氣血流注陽明胃經之時,胃裏面的陽氣有待升發,這個時候喫點姜下切剛好可以健脾溫胃。

​從現代醫學角度來講,生薑中的揮發油和薑辣素會加快血液循環、興奮神經。想一哈我們每天早上爬起來瞌睡兮兮的樣子,就能理解爲啥子早上要喫點姜了撒!

​那爲啥子晚上又不建議喫薑嘞?因爲入夜之後,人體應該養陰,收斂陽氣。此時喫薑會影響夜間的正常休息,無法安睡。而且生薑辛溫,晚上喫很容易產生內熱,時間久了很容易出現“上火”的症狀。

雖然不管你是早上喫還是晚上喫,姜都是姜,既不會變成人蔘也不會變成砒霜,但不要忘了,我們養生,最講究的就是順應天時噠~

所以說,嚴格講起來,“早上喫薑,賽過蔘湯;晚上喫薑,等於砒霜”,並不完全是謠言。怪只怪,老祖宗們爲了押韻,方便口口相傳,把這條養生經驗編得確實太héi人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