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考試11月3日開考,很多想要當老師的小夥伴都是在緊張認真的備考,取得教師資格證也只是成爲老師的第一步。現在成爲公務員,進事業單位和當老師,幾乎是大家選擇工作的首選。

在2018年的事業單位改革中,已經明確了提高教師的待遇,並明確的規定教師工資待遇等都不得低於公務員,聽到這一消息很多老師都在歡欣鼓舞。而且很多人也把教師和公務員劃上了等於號,教師到底是不是公務員?待遇等同公務員,但是和公務員到底有沒有什麼區別?

在1月20號發佈的《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第五條條第20點提到“確立公辦中小學教師作爲國家公職人員特殊的法律地位”。

看到這個公告的時候,很多人就把教師等同於是公務員,其實我們要知道的是國家公職人員和公務員並不是一回事,我們說的公職人員,是指“依法履行公共職務的國家立法機關、司法機關、行政機關、中國共產黨和各個民主黨派的黨務機關、各人民團體、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

簡單的來說,公職人員包括拿國家工資的教師,事業單位,公務員等等這些成員,可以說公職人員的定義更是廣闊,只要是由政府財政承擔工資福利的在編人員,都屬於國家公職人員。

但是,國家的公職人員卻不是公務員,教師也不是公務員。爲什麼大家都這麼渴望成爲公務員,俗話說公務員是當官的,公務員是做事的。雖然現在教師的工資按公務員的標準來付的,但是公務員的發展前景明顯比教師更廣闊一點,也是會更好一點。

我們知道,教師工資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這是《教師法》的明確規定。一句“確立公辦中小學教師作爲國家公職人員特殊的法律地位”,讓教師們覺得歡欣鼓舞,並做出太多的解讀和聯想,只是說明了一個問題:教師這個職業的身份認同感和職業自豪感還不夠,尊師重教還在路上。

我國廣義的財政供養人員到底是多少?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的數據,2008年政府機關人員1328萬,事業單位人員2618萬,財政供養人員合計爲3946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爲2.97%,比值爲1:34。據記者瞭解,2008年以後,國家統計局再沒有對財政供養人員總數進行過統計,竹立家向《中國經濟週刊》記者介紹,目前我國財政供養人員約5000萬人。

可以說教師雖然是國家的公職人員,但是待遇還是有待提升的,有的人說就算把教師劃分成公務員,教師的待遇和工資也不會有什麼大的提升,但是仍然有一些人還是覺得教師應該被劃分成公務員的。關於教師應不應該被分爲公務員,你有什麼看法呢?

文 ▎泰州中公教育(微信號:tzhou-offcn)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