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3月6日訊,銀行板塊終於補缺了。

image

銀行指數

自2月3日兩市下跌以來,銀行板塊走勢一直跑輸大盤。創業板指早已突破新高,上證指數2月17日成功補缺,而銀行板塊直到昨日纔將先前的跌幅抹平。

image

銀行板塊

盤面上來看,銀行板塊整體漲幅超3%,帶動上證指數大漲近2%。個股方面,張家港行早盤封漲停,江陰銀行、蘇州銀行、蘇農銀行、平安銀行等中小銀行漲幅均超4%。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仍有26家銀行股處於破淨狀態,其中市淨率最低的是華夏銀行,僅0.55倍。

由於疫情基本面對銀行產生偏負面影響,銀行板塊估值提升或遭抑制。萬聯證券認爲,當前板塊PB估值處於過去5年估值中樞的底部位置。從估值的角度看,安全邊際較高。板塊股息率在4%-5%,部分個股股息率已經超過5%,板塊防禦性凸顯。推薦經營穩健的國有大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以及基本面有改善且估值較低的光大銀行。

中銀國際指出,展望3月,疫情持續期間,銀行基本面邊際走弱,疊加市場對經濟的悲觀預期,板塊估值向上彈性不足。但相較於其他板塊,在經濟下行週期,銀行板塊的盈利水平更具穩定性,疊加板塊低估值、高股息的特點(對應2020年PB爲0.75x,股息率爲4.9%),配置性價比凸顯。

爲應對疫情衝擊,監管未來將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需要關注寬鬆貨幣政策以及積極財政政策的落地效果。個股方面,關注基本面穩健、具備對公領域等傳統優勢的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以及基本面改善的低估值股份行(光大銀行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