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钱某某· 主播 | 楚翘

  来源:钱某某(qianmoumou2018)

  我们见过很多爱抱怨的人。

  婚姻不幸,抱怨父母;

  事情变糟,抱怨一起合作的人;

  儿女成绩差,抱怨丈夫;

  工作不顺,抱怨领导和公司;

  人生不幸,抱怨世道:“世道浇漓,人心不古,小人得志,英雄落魄……”

  这些抱怨里,我们会看到三种心态:

  1,对他者的期待。

  抱怨者都有一个通病,即,无意识地将生命的主动权,交付给他者。

  “我的安稳,你应该保证!”

  “我的富足,你应该保障!”

  “我的幸福,你应该担保!”

  幸福、富有、安全感,自己无法做到,却需要他者去替自己实现。凭什么呢?

  凭爱?凭关系?凭他者的善良?

  别天真了。没人能承受另一个人永无餍足的期待。

  “应该”二字,从来都是关系的地狱。

  越是频繁地“你应该”,对方就越会做出“不应该”之事。

  因为,被期待=被控制,被控制=压力重重。

  被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期待,每个人都会本能地想要逃避。

  2, 转移责任,逃避义务。

  每个人生命的责任人,都是自己。

  可是,怨妇们会千方百计地逃离责任。

  她们会说:

  “我是女的,你是男的,你当然得负责!”

  “你是我妈,你当然得承担……”

  “我人微言轻,做了也白做,你当然得为我做好这一切……”

  如此一来,怨妇们就会变成没有骨头的人,挂在你身上,让你承担她的重量,如果你姿态不雅,还要承受她18000种道德审判,和18000种怨言。

  3,无力感。

  抱怨者都是无力的。

  之所以无力,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他们自己将价值感寄托在他人身上,也就等于把力量给了对方。

  这种自我剥夺,会让自己退化,退到巨婴式心理模式中。

  在这种模式中,人的自我价值、安全感、幸福感,会开始萎缩、腐烂、死亡。

  其实,每个人困境的源头,都没有别人。

  威尔·鲍温讲过一个故事。

  两个建筑工人一起吃午餐。

  其中一个,打开便当盒就抱怨:“呃,肉卷三明治。我最讨厌肉卷三明治,吃起来跟屎一样……”

  另一人什么话也没说。

  隔天两人又碰面吃午餐。

  第一个工人又打开便当盒,火更大了,说:“怎么又是肉卷三明治!我恨透了肉卷三明治,天天吃这种垃圾,我感觉自己跟只狗一样……”

  他的朋友一如往常地保持沉默。

  第三天,工人依然大声埋怨:“我要疯了,又是这鬼东西,从来都不知道改一下,看了就糟心,吃得我火起,我要吃别的东西……”

  朋友忍无可忍,问:“那为什么不叫你太太帮你做点别的?”

  第一个人满脸疑惑,答道:“你在说什么啊?我都是自己做午餐。”

  是啊,嫌生活这盒便当不好吃,不要急着埋怨。请你记得,厨师不是甲乙丙丁,也不是ABCD,就是你自己。

  你要怨,怨自己就是。

  你若不想如此,那就站起来,寻找改变,积极改善,如此,才能发现柳暗花明、别有洞天。

  一个美国作家曾经写过一次乘坐出租车的经历。

  这是一趟五星级的乘车体验。

  车内一尘不染,空气清新,空调温度恰到好处,司机热情,周到。

  他主动帮乘客放行李,提供多款咖啡、可乐、橙汁、水供乘客免费饮用。

  同时准备了N份报纸、音乐广播节目单,供乘客选择,而在其他细节上,都令人感到如沐春风,非常舒服。

  作家问:“你一直这样为客人服务的吗?”

  司机笑了笑说:“其实是在近两年里才这么做的。之前,我也像其他出租车司机一样整天抱怨……”

  直到有一天,他看到韦恩·戴尔博士的新书,里面说:

  停止抱怨,你就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不要做嘎嘎抱怨的鸭子,要做一只寻找机会、奋起飞翔的鹰。

  不要做瞎吵闹的怨妇,要做一个立刻行动、不遗余力的行动者。

  司机决定改变。

  第一年,他的收入翻了一倍。

  第二年,他成为明星出租车,乘客争相以高价预约,收入翻了四倍。

  今天,仍然有大批司机在怨天怨地怨世道,可是,不抱怨的人,早已获得了应有的报答。

  世事多遗憾。

  人人都非圣人。

  许多人与事,都是一把双刃剑。但抱怨者,只看见刀刃的一面,于是受伤的永远是自己。

  不妨放下无用的忧虑、抱怨、不满,对自己说:我尽力而为,我无愧,我喜悦!

  二次大战时,有个士兵被炮弹碎片割伤喉咙,在医院里养伤。当时医院处处都是伤员,呻吟此起彼伏,埋怨声声不息。

  他写纸条问医生:“我以后还会讲话吗?”

  医生说:“会。”

  他又问:“我会活下去吗?”

  医生说:“若在以前,就不一定,但现在肯定会!”

  于是,士兵又写到:“那我还有什么好埋怨的!”

  抱怨好比口臭,当它从别人嘴里吐露出时,我们就会注意到。

  但从自己口中发出时,我们却毫无所知。

  因此,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不审判他者,不投射自己的无力,不在逃避中,执迷于“受害者角色”。

  罗根·帕索·史密斯说过一句极富智慧的话:

  “生命只有两个目标。其一,追求你所要的;其二,享受你所追求到的。

  这句话特别棒。

  第一句告诉你,去承担,去追求,去做。如此,生命才会有动力。

  第二句告诉你,放下虚妄,放下对他者的贪婪,放下对痛苦的沉迷。如此,生命才会有喜悦。

  生而为人,我们不必抱歉。

  我们有希望,也配得上希望,更能以自身之力,一步步靠近希望。

  因为,生命本身,就是力量。

  请不要将力量交付于他者。

  将它收回来,攥紧,然后去往时间之野,创造闪亮的奇迹。

  威尔·鲍温说:“你自己就是一种祝福!”

  免费领取「5分钟知识餐」

  每天 5 分钟,学习成长更轻松

  -音乐&图片-

  背景音乐 |《Fairest Lord Jesus》《如果你也听说》

  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

  -作者-

  钱某某,一个除了2米大长腿、34D的胸和10丈厚脸皮,就剩下才华的神秘女。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钱某某,ID:qianmoumou2018,这个公号里啥也没有,只有一点还算有趣有料的破文字。本文原标题《你越来越难看,因为你越来越抱怨》,十点读书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

  -主播-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哟

  3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十点君↓↓↓

   ↓↓↓戳阅读原文,加入十点读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