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1岁的马春花是长治县西岭村附近十里八村闻名的巧手,她自小喜欢这些透着巧劲的手工艺品。作为贴布绣的第六代传承人,为了使流传千年贴布绣得以传承,她走上了申遗之路。

据史料记载,西岭村贴布绣技艺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由本村武氏家族代代相传,可以记载的有五代人,马春花所掌握的“贴布绣技艺”就是“潞绣” 的一种,将剪纸的技法应用到刺绣当中,再与布艺结合,形成了包含人物、花草、动物等要素在内的精美艺术品。说起做贴布绣布老虎,马春花告诉记者西岭村做贴布绣是有历史典故的。

她说,我也是听老人说,以前李隆基从长治到壶关都会走咱这边必经之路的古路,有一次他走到西岭,大雪封山就走不了,只能留宿。夜晚狼虫虎豹都会嚎叫,老百姓都为他担忧。李隆基早上醒来以后看见他睡觉的周围有一圈老虎留下的脚印,把他圈到了中间。李隆基就说西岭有平安虎,为他保平安了。从那以后咱老百姓就开始做平安虎了。

在母亲和姥姥的熏陶下,她自幼开始学剪纸、学刺绣、学做各种布老虎、布娃娃,每到村子里有办满月、圆锁等喜庆活动时,主家就会向她家讨要布老虎等用品,逢年过节的剪纸窗花更是少不了找她。

马春花说:“像我妈做平安虎也做得非常好,就这样一辈一辈地传了下来,我们村子的人也都在做老虎。这个平安虎一般都是有刚出生的小孩的家庭来买。一生下小孩就买平安虎放在枕头旁边,平安虎主要就是看小孩,保平安的。”

马春花虽然剪纸、做布老虎闻名乡里,但她不藏私,愿意帮助别人。在村委的鼓励支持下,她带领全村妇女和贫困户,利用冬闲创作出的各式各样的民间工艺品,让她们在闲暇的时候也能挣钱补贴家用。

村民陈书菊:“我是贫困户,每天在这里缝老虎,希望能挣个零花钱,买点药也方便。听说春花在申报非遗继承人,我听见很开心,希望能尽快办下来,我们跟着春花在这里做老虎能多挣个零花钱。”

一来二去,马春花就成了西岭村民间工艺品制作的高手和巧手,目前正在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多年来她怀有一件“心事”,希望西岭贴布绣技艺代代传承,能够尽快申遗成功,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这个东西,把这门手艺发扬光大。

马春花说,我正在申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希望能申报下来。不想让这门手艺在我这代手里失传,希望能够一代一代地继续传承下去。现在我们这里每天有一二十个人在这里缝老虎,如果能申请下来,就能有更多的人来学。(来源:上党全媒体)

(责任编辑:张文卫)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