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硬件世界 作者:万南

进入3月份,已经传闻很久的Intel第十代桌面级酷睿处理器仍然没有官方动静,但随着各种曝料越发密集,其实也没有太多秘密了,不出意外的话会在4月份正式登场。

戴尔最新发布的XPS Tower台式机广告中明确会搭载10代酷睿,无疑,这是距离上市不远的明确信号。

同时,外媒还援引了Intel会对10代酷睿降价以更好在消费级市场应对锐龙3000的报道。文章最后提到,锐龙4000系列桌面处理器(7nm Zen3架构)最快三季度登陆。

另外,今天还有某大型PC厂商内部人士曝光了两颗新CPU的实拍图,并号称要跑跑看,虽未明说但显然就是十代酷睿。

但从谍照上看不出太多信息,两颗U都是Intel工程样品,按照惯例印有保密字样,同时可以看到2.8GHz、2.9GHz的频率标注,但也仅代表当前样品的规格,不能和最终零售版直接挂钩。

当然,不管是什么型号,整个家族在外观上看是完全一模一样的。

而翻到背面,可以看到换成了新的LGA1200接口,触点、电容元器件分布和目前八九代的LGA1151都不一样,必须搭配新的400系列芯片组,首发就是最高端的Z490主板。

上周有爆料挖出了22款10代酷睿盒装型号,其中酷睿i9系列有4款,i9-10900K、i9-10900KF、i9-10900、i9-10900F,都是10核心20线程,K代表倍频解锁可超频,F代表无核显,KF代表可超频且无核显。

作为旗舰的i9-10900K基准频率3.7GHz,全核睿频4.8GHz,单核睿频5.1GHz,睿频Max 3.0更是可达5.2GHz,但代价是热设计功耗达到了125W。

酷睿i7系列也是4款,型号命名都如出一辙,i7-10700K、i7-10700KF、i7-10700、i7-10700F,均为8核心16线程。

酷睿i5系列共有6款,i5-10600K、i5-10600KF、i5-10600、i5-10500、i5-10400、i5-10400F,都是6核心12线程。

酷睿i3系列则是3款,i3-10320、i3-10300、i3-10100,4核心8线程。

奔腾系列3款,G6600、G6500、G6400,2核心4线程。

赛扬系列2款,G5920、G5900,2核心2线程。

Intel CFO首席财务官George Davis日前参加了摩根斯坦利的TMT大会,谈到了很多问题。

在他看来,Intel的CPU份额下滑主要原因跟他们自己有关,是由于产能不足导致的,尤其是在核心较少的低端市场上,因为Intel应对产能不足的一个策略就是优先保证高端酷睿/至强产品,奔腾、赛扬等低端CPU是最缺货的。

George Davis表示Intel今年内就会解决产能不足的问题,夺回之前失去的低端CPU市场——按照Intel之前的说法,他们的产能已经增加了25%,特别是紧缺的14nm工艺。

对于CPU市场,George Davis表态Intel无惧竞争压力,一方面是因为多年来Intel已经形成了足够的消费者忠诚度,稳定性不是那么容易动摇的。

其次,即便CPU性能上不如友商产品,那还要考虑整个平台的优势,比如支持某种特定的存储器或者特别的优化指令集,估计Intel指的是指傲腾以及AVX512及DL Boost AI加速指令等自家才有的优势。

此外,George Davis还谈到了未来的工艺发展,现在10nm产能正在加速,这是Intel恢复制程工艺领先的关键部分。

在未来,Intel还会在2021年推出7nm工艺,这一代工艺也非常重要,它不仅是工艺技术升级,也是在处理器性能上与友商保持平级的关键,而且还会是未来的5nm工艺的基础。

再看看隔壁。

AMD中国官微刊登了CRN对AMD CEO Lisa Su(苏姿丰)博士的专访,她对2020年业务工作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根据苏博士的说法,2020将是高性能计算的一年,其中最大的市场机遇是互联设备激增、智能化广泛应用拉动对算力的持续需求,不过挑战在于科技行业的多样性,对AMD来说就是要拿出强大的技术去匹配客户需求。

她提到,今年,公司将重点追求高性能CPU和高性能GPU的技术突破,着重为PC、游戏和数据中心市场带来新的高性能解决方案。

苏博士指出,根据AMD产品路线图,技术研发需要比产品上市提前三至五年。他们已为基于Zen的CPU路线图、全新的RDNA图形架构和最先进的7nm制造工艺做了巨大投入。

根据之前的采访记录,这些产品中将包括Zen 3、Big Navi、支持硬件级光线追踪的RDNA2(PS5、Xbox SX)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