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硬件世界 作者: 上方文Q

在2018年的锐龙2000系列处理器上,AMD引入了一种名为StoreMI的技术,它跟Intel的RST磁盘加速技术差不多,都是提高磁盘性能的。

不过现在AMD已经不怎么提StoreMI了,该技术要到头了,好在AMD表示要开发更好的替代技术。

StoreMI技术主要解决了大家在同时使用慢速HDD硬盘及高速SSD硬盘之间的矛盾,前者容量大、性能渣,后者性能超快,尤其是随机性能,但容量低、价格贵,StoreMI可以让它们混合搭配。

简单来说,StoreMI 技术就是将这两种存储器“融合”为一块驱动器,并将经常访问的数据自动移至 SSD,可以让大容量机械硬盘也拥有SSD同样速度。

除了可以让SSD给HDD加速之外,当系统内存容量大于6GB的时候,AMD StoreMI还可以设置将2GB的内存作为融合硬盘的缓存,进一步加快硬盘的读写响应速度。

StoreMI技术首次出现在锐龙2000处理器及X470主板上,免费使用。

我们之前也测试过StoreMI技术,它确实可以让HDD硬盘的性能大幅提升,常用数据的性能甚至不输SSD,效果还是不错的。

不过大家也注意到了,从去年锐龙3000发布到现在,AMD已经很少再提StoreMI技术的事了,现在有爆料称AMD将不再为该技术提供新的支持,但是3月31日之前下载过StoreMI软件的用户依然可以继续用。

AMD的目标是开发更高的替代技术,至于怎么个更好还不清楚,但官方承诺会有更丰富的功能,预计在Q2季度发布。

有趣的是,Intel这边也有莫名其妙的“砍一刀”……

Intel近日公布了第38个版本的ISA指令集扩展说明书,证实了非常奇怪的一个配置:14nm时代增加一个重要的指令集,但是进入10nm后一度消失,等到第二代再回归。

这就是AVX512_BF16,一种矢量神经网络指令,支持bfloat16(BF16)格式。

这种格式介于标准化的半精度FP16、单精度FP32格式之间,能在16位空间内通过降低精度来获取更大的数值空间,在内存中存放更多数据,减少数据进出空间的时间,还能降低电路复杂度,最终带来计算速度的提升。

这种格式已经成为深度学习事实上的标准,Google TPU、Intel FPGA/神经网络处理器都支持,将在今年上半年交付的Cooper Lake将会把它首次引入至强产品线。

Cooper Lake还是14nm工艺和Skylake架构、最多56核心,但接口变成LGA4189,可以说唯一亮点就是AVX512_BF16,也因此不受待见,Intel已经重新调整其定位,仅供非常狭小的四路、八路市场。

更受期待的还是基于10nm Ice Lake的更下一代至强,新工艺新架构,今年晚些时候交付,但是根据Intel最新公布的文档,Ice Lake至强虽然增加了PCONFIG、WBNOINVD、MKTME、ENCLV等新指令集,但是AVX512_BF16却莫名其妙消失了,验证了早先的猜测。

Intel没有解释具体原因,很可能是因为Ice Lake更换了新架构,设计之初并未考虑AVX512_BF16。

幸运的是,第二代10nm Sapphire Rapids至强会重新支持AVX512_BF16,并加入一大波其他指令集,包括AVX512_VP2INTERSECT、CET、ENQCMD、PTWRITE、TPAUSE/UM、Arch LBRs、HLAT、SERIALIZE、TSXLDTRK,不过也有一个悬念,那就是PCONFIG、WBNOINVD、MKTME、ENCLV等指令集是否继续支持尚未明确。

Sapphire Rapids将在明年正式发布,美国的下代顶级超级计算机Aurora就会配备这一平台(同时也有AMD霄龙版本)。

在消费端,最新文档也再次确认了Alder Lake,预计将是采用10nm工艺的桌面版产品,但传闻称它会再次更换接口变成LGA1700。

另外,Intel近日还发布通知,H81、Q87、QM87、HM86、C226主板芯片组转入停产退市流程,和它们搭配的可是历史悠久的Haswell四代酷睿处理器。

按照惯例,开始停产退市的产品仍然有一定的过渡期,这次也不例外。H81等芯片组在2021年3月31日之前仍然接受订单,而最后出货时间是2021年9月30日,也就是一年半之后。

要知道,九年前搭配二三代酷睿的H61芯片组还时不时会被人拿出来翻新呢,比如大名鼎鼎的“库存泰”。

H81芯片组面向入门级桌面市场,Q87针对商务领域,QM87、HM86都是给笔记本用的,C226则用于工作站。

和它们同一家族的高端桌面型Z87、中端桌面型H87、低端桌面型B85、低端商务型Q85,将继续服役一段时间。

8系列芯片组和后续的9系列支持代号Haswell、Haswell Refresh的第四代酷睿处理器家族,接口为LGA1150,也是Intel最后一代22nm工艺处理器,之后的Brodwell第五代首次转入14nm,只不过桌面版极少,而且仅支持9系列芯片组。

四代酷睿家族处理器其实已经退役得差不多了,留下的主要是一些S结尾的升级版、E结尾的嵌入式版本,但部分型号需求依然旺盛,比如奔腾G3420,去年11月底Intel本来打算将其退役的,但仅仅十天后又宣布继续供货。

同时也可以看出,Intel 14nm工艺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从五年前的五代酷睿,一直到如今的十代酷睿(Comet Lake-S),甚至几乎百分百还有明年的十一代酷睿(Rocket Lake-S),横跨至少七代产品,不说绝后,但绝对空前了。

而今随着22nm平台逐渐退出现役,14nm就成了Intel的绝对顶梁柱,10nm、7nm必须加快脚步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