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

咱庐阳的好消息不断,

昨天阳阳跟大家分享了

庐阳区跻身省级示范区的消息。

今天阳阳又听说,

咱庐阳又获全国大奖啦~

10月28日,由中国医院品质管理联盟、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在青岛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406个圈组进行了激烈的角逐。最终,庐阳区城市医联体项目(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智护圈)以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品质内涵一举摘得此项比赛桂冠。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智护圈是在庐阳区城市医联体背景下,构建的基于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伤口造口智慧护理服务模式。该模式以互联网为枢纽,医院为核心,社区为桥梁,患者为主体,真正实现了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分流的伤口造口分级管理模式。

此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还让高年资护士下基层,在庐阳区四里河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了安徽省首家社区伤口造口金牌护士护理门诊,并在庐阳区卫计局的支持下开发造口APP,推进互联网智慧医疗,提高居民就医获得感。

近年来,

庐阳区以“建机制、优服务、惠民生”为抓手,

持续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

打造创新城市医联体建设“庐阳模式”。

接下来,

就跟阳阳去了解咱庐阳区的

城市医联体工作吧~

拴牢“三根联结线”

近年来,庐阳区从顶层设计着手,建立并完善运行机制,拴牢“上下联动”“运行保障”“人才共享”三根“联结线”,确保试点工作有规可依、依制而行。目前,庐阳区卫计行政部门已和医联体管理部门共同组建了庐阳区城市创新医联体试点工作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协调解决试点重点难点问题。

打造“四个共同体”

为充分发挥优质护理资源的协同管理、联结纽带、技术指导职能,自城市医联体试点工作启动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共选派12名临床工作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下沉至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派驻社区的“技术联络官”,指导试点单位制定或修订社区首诊、预约转诊、双向转诊等服务规范制度,细化双向转诊服务流程和分级诊疗标准,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该区各基层医疗机构安排技术骨干,到“医联体”医院有针对性的进行免费进修或短期轮训。

同时,该区建立医、护、技、药“捆绑式”联动服务体系,有效落实省、市三级医院对社区的技术支撑。通过发挥城市医联体的纽带作用,打造“管理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服务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四大共同体,促进基层诊疗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

力促“三个新提升”

庐阳区城市医联体工作,依托优质资源,在全区不同社区卫生机构之间重点诊疗能力、重点疾病管理和重点项目实行差别化发展,打造“一中心、一特色、一品牌”社区卫生服务群,让群众享受到同质化的医疗服务和就医体验。

目前,该区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孕婴工作室、伤口造口工作室、PICC维护中心、阳光心理工作室等10个专科特色护理门诊,创新搭建了家庭医生“粉丝签约”“病种签约”“健康银行”服务等多个工作载体,还在全市率先试点智医助理辅助诊疗。通过深化服务内涵、优化服务载体、创新服务模式,实现基层诊疗服务个性化、智能化、一体化三个新提升。

下一步,

庐阳区将继续打造卫计工作新品牌,

让民生福祉在争创品牌中显著改善,

切实提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END--

来源:庐阳区卫计局

审核 | 马娜娜 责编 |侯丽娟 编辑 |甄莹莹

猜你喜欢

1.定啦,逍遥津公园将迎大变化!(内含福利)

2.重磅,国家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内一项目将开工建设~

3.“水-绿-城”互通互融,庐阳将打造慢行出行品质城区~

4.接送孩子没地停车?“潮汐式”停车区帮你搞定~

5.淮河路步行街打造智慧支付系统,用数据绘制个人“美食地图”~

6.对不起,我要去女人街了!2800㎡美食基地,半个合肥的人都来打卡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