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源

1968年生於甘肅臨夏,1991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曾先後在金昌電視臺及甘肅廣電總檯歷任電視新聞記者、攝像、編輯、電視文藝及專題欄目編導,甘肅衛視《中國西北角》專欄製片人、編導,甘肅省廣電總檯首席編導、甘肅文化影視頻道外聯部主任等工作崗位。2006年獲評甘肅省555創新人才,2009年獲評甘肅省領軍人才。2017年6月調入蘭州文理學院,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甘肅省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2000年以來製作過電視專題片《神奇的黃河三峽》、電視專題片《香巴拉並不遙遠》、電視片《天下黃河第一彎》。《天下黃河第一彎》榮獲甘肅廣播電視新聞社教獎一等獎、甘肅省敦煌文藝獎二等獎、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廣播電視節目獎優秀專題提名獎等獎項。紀錄片《青磚上的乾坤》榮獲中國紀錄片十佳十優評選系列片好作品獎、中國紀錄片學院獎入圍獎等獎項。

蘭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華靜文/圖

記者在蘭州文理學院見到了胡源老師,得知他曾經也從事新聞工作,倍感親切。出生於甘肅臨夏的胡源從小就在民族民俗文化氛圍濃郁的環境下長大,特有的民族歷史、獨有的民風民俗和生活方式,創造了臨夏的獨特風情,這也爲他日後的職業生涯鋪墊了深厚的文化背景。“小時候我跟每個普通的孩子一樣,對未來充滿憧憬,記得那時我非常喜歡看鄉間的山坡、草場、田間播放的露天電影,買一次票可以循環看好幾遍,當時熱映的《少林寺》我看了有20多遍,可以說是非常癡迷了。露天電影屬於那個年代的特殊記憶,鄉親們聚在一起,周圍有優美的自然環境作爲承託,別有一番情趣,現在想來,當時已經懵懂地在心中地埋下了電影夢的種子。”胡源回憶道。

上世紀80年代末,胡源順利考上了北京廣播學院,專業是廣播電視工程,學習廣播電視技術、多媒體技術以及相關基礎理論等方面的知識。他調侃自己說:“其實我是工科畢業,是個‘理工男’,後來到金昌電視臺之後,因爲新聞部缺人,我就擔任了採編工作,由‘理工男’轉型成了‘文藝男’。”但是轉了專業的胡源並沒有不適應,反而很得心應手。“我工作的第二年就接觸到了紀錄片,當時我們策劃了一期反映金昌市回收公司的故事,我想從不同的角度出發,讓片子顯得更加接地氣,這部片子就是《破爛王的黃金夢》,這部片子後來在全省展播並獲獎。這部片子的成功可以說這是我第一次觸電紀錄片,也是我從新聞轉到紀錄片的一個起點。”胡源說。

1993年,胡源來到了甘肅有線電視臺,新的環境讓他幹勁十足。他的《中國西北角》欄目是甘肅衛視2005年創辦的品牌欄目,以“詮解西部文化、探索絲路歷史、展示發展脈絡、記錄崛起軌跡”爲宗旨,着力向外界展現一個“真實的”甘肅。欄目秉持“選題系列化、節目故事化、故事懸念化、懸念細節化”的創作手法完成了《成就甘肅》、《甘肅民間收藏》、《甘肅館藏文物系列》、《考古甘肅》、《隴文化大系》等一批知名的電視系列片,獲得了觀衆和專家的好評,也贏得了實實在在的收視率,2009年初被評爲“甘肅十大電視欄目”第三名,成爲甘肅向外界展示悠久歷史文化底蘊和現代化建設成就的外宣窗口和品牌欄目。在電視臺的這段時間,胡源還製作了大量對外宣傳、行業、地方文化等片子,極大地提高了他的綜合業務能力。“以前的網絡不發達,我做每一期節目之前都要翻越大量的資料,只要看到和本土文化有關的資料我都會收集起來,爲日後的拍攝工作做準備。”近些年來,胡源拍攝了很多反應本土文化的片子,如《神奇的黃河三峽》、《香巴拉並不遙遠》、《天下黃河第一彎》以及最近的《青磚上的乾坤》都到了廣泛關注和熱烈反響,這與他平時的細心積累是分不開的。

談起《青磚上的乾坤》的創作歷程,胡源說:“這部片子拍攝歷時一年多時間,攝製組以臨夏爲中心,實地拍攝了甘肅、青海、寧夏、新疆、陝西、天津、北京、江蘇、安徽、廣西、廣東等地磚雕文化的遺存和現狀,在與京派、蘇派、徽派、嶺南及山陝磚雕不同風格的對比中,樹立起臨夏磚雕與衆不同的個性元素,最終制作完成這部展現甘肅地方文化特色的紀錄片。”胡源介紹,《青磚上的乾坤》取材於我省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臨夏磚雕,全片磚雕手藝人沈佔偉、磚雕發燒友毛興文、磚雕生意人成小波的人生故事爲載體,通過考古工作者李成瑞、古代建築研究者馬炳堅、文博專家任經文、作家馬進祥等專家學者的精闢闡釋,用時下流行的影視語言來表現磚雕這項古老手藝的技藝水準、歷史淵源及傳承發展,探究臨夏磚雕濃郁的民族特色,在全國各磚雕流派中獨樹一幟的文化基因。在創作理念上,我們從一開始就設想摒棄傳統非遺類紀錄片對許多瀕臨失傳的傳統工藝及其作品進行詳盡賞析、繁複敘述的做法,採取將工藝製作流程和其文化價值融到這項傳統手藝傳承發展的生產、消費、三個環節中去,相應地讓手藝的發展傳承有了緣起和動因,也讓其中蘊含的文化價值有了活體的承載。其中的曲折用故事化的敘述方式和當下流行的影視語態進行表達,就顯得自然流暢,富有生活氣息。

目前全國已完成的和正在攝製的高清電視紀錄片已有上百部之多,這些重大電視文化項目多把鏡頭聚向西部,瞄準了西部的歷史文化資源,把西部題材尤其是甘肅的歷史人文作爲重要的選題方向,那麼,西部紀錄片是否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呢?對於這一問題,胡源認爲,回顧近三十年西部紀錄片的發展歷程,甘肅、青海、寧夏、四川、新疆、廣西、雲南等西部電視臺相繼出現了一批優秀的紀錄片,西部紀錄片的魅力由此可見一斑,然而我們還不能太樂觀,因爲這些片子雖然獲得了不少的榮譽,但其影響也僅僅侷限在圈內傳播,社會上並不知曉。換句話說,西部本土紀錄片至今還沒有出現一部像《故宮》、《敦煌》這樣能讓市場有廣泛認可、能在廣大觀衆中造成巨大影響的作品問世,許多所謂的“大作”僅僅在小範圍內得到熱捧,其社會影響微乎其微。可以說,西部紀錄片進入了一個表象繁榮、實則艱難的發展瓶頸期。作爲西部紀錄片人,我們需要前進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遠。

2017年,帶着對電影的夢想,胡源到蘭州文理學院成了一名影視學的大學老師,給學生們教影視創作。“相對於技術而言,我更希望給學生們帶來影視的創作和理念,從意識形態影響他們,讓他們有責任意識,尤其是在拍攝和文化發掘保護方面的題材時,讓他們具有使命感,要帶着問題出發,突破錶面化和平面化,將背後的故事挖掘出來。”除了教學活動外,胡源更加把精力放在優秀紀錄片的創意和製作上。“目前我想做和正在做的有兩件事,一是前不久我到天津大學作家馮驥才的工作室洽談了關於他的著作《人類的敦煌》授權電視製作權事宜,馮先生對此非常支持,讓我很感動,期望儘快把《人類的敦煌》投入製作。二是我想把跟敦煌有關的老師作一系列記錄和專訪,讓他們的智慧能流傳下去。目前已經採訪了一部分敦煌學者,積累了一部分資料。可喜可賀的是,這個項目已經得到了國家圖書館的支持,他們願意給我們提供相關涉及敦煌的資料,也會在國圖的大講堂上推廣,這個項目就是《敦煌記憶》,我希望能在2020年完成全篇的拍攝和後期製作。”

談起自己對紀錄片的期望,胡源說:“毋庸諱言,我們甘肅大地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底蘊悠遠的人文資源、充滿誘惑的異質風情,無論是從自然的、歷史的,都是成爲優秀紀錄片誕生的熱土。紀錄片創作者們應該深入挖掘本地文化,不要浪費這片文化富礦。”

①採訪臨夏磚雕協會會長毛興文

②本屆文博會上採訪常沙娜

③採訪作家馮驥才

④胡源在拍攝工作現場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