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網武漢11月1日訊(記者 莊濱濱)11月1日晚的武漢雜技廳燈光璀璨,人聲鼎沸。在當晚舉行的第十三屆武漢•中國光谷國際雜技藝術節頒獎典禮上,德州市雜技藝術保護教育傳承中心(原德州市雜技團)的雜技作品《高椅》捧起黃鶴金獎,這是德州雜技首次獲得國際比賽金獎第一名。

本屆武漢雜技藝術節,我國共有4個代表隊參賽,德州市代表隊是唯一一家市級代表隊。同臺競技的,還有來自美國、西班牙白俄羅斯等14個國家和地區的雜技高手,共有21個節目參賽,種類涵蓋空中、地面、魔術、馴獸、滑稽五大類,代表了當今世界雜技藝術的發展成就。大賽共設金、銀、銅獎各3名,經7位國際專業評委綜合打分,最終德州雜技精品《高椅》憑藉高難、驚險、刺激的技巧表演,力壓羣雄,兩輪比賽獲得三金三銅,斬獲黃鶴金獎“第一名”。 《高椅》靈感來自於我國藏族同胞的天崇拜,採用傳統雜技中的椅子頂技術,融合了新的科技和舞臺手段,以更富表現力的藝術形式展現人們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攀天之路,描畫出人類與天奮鬥、不畏艱險的精神力量。演出過程高難、驚險、刺激,難度和看點集中表現在單手劈磚,演員要在8米的高度,精、準、穩完成整套動作,極大考驗雜技人的膽量、身體和心理素質。此外,演員頭頂倒立時雙腳晃圈自身自轉也難度極大。 2018年3月底,以中國藏族同胞“天崇拜”爲靈感來源的作品《高椅》出爐,幾經編排完善,4月初正式進入排練階段。據德州市雜技藝術保護教育傳承中心主任付開飛介紹,該節目由10名優秀雜技演員完成,年齡最長者20歲,最小的主演李大志只有15歲,半年時間,每天早7點開始排練,直至晚上10點方能休息,最終打造出這一精品力作。 武漢•中國光谷國際雜技藝術節從1992年開始舉辦,已連續舉辦十二屆,是與摩納哥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法國巴黎明日雜技節齊名的國際雜技藝術節之一。 “能夠登上國際雜技舞臺,一直是德州雜技人多年追逐的夢想,今年恰逢原德州市雜技團建團60週年,夢想變成了現實。”付開飛告訴記者。 德州素有“雜技之鄉”之稱,早在《史記》和《漢書》中就已有關於德州雜技的記載。德州市雜技藝術保護教育傳承中心(原德州市雜技團)成立於1958年,是中國成立最早的專業藝術表演團體之一。自建團以來足跡遍及中華大地,曾多次在北京、上海、天津、廣州等各大中城市以及農村地區進行演出;並參加過電影專題片《齊魯英豪》、電影故事片《紅牡丹》與《天涯怪客》的拍攝。《水流星》《舞中幡》《蹬傘》《晃板》《轉毯》《鑽地圈》《快樂的炊事員》《獅子舞》等十幾個節目多次在全國、省、市及地區分別獲得一等獎和二等獎20餘項。先後受文化部的派遣以及外商的邀請,曾多次到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30多個國家進行演出,爲弘揚中國傳統的雜技藝術,爲促進德州的對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貢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