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是中國傳統的民間藝術,形式簡單,百姓喜聞樂見。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和沉澱,湧現出了很多相聲大師、相聲名家以及很多經典作品。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部分,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能夠關注相聲、喜歡相聲、繼承和發揚這門傳統的藝術形式。

窮不怕

《開粥廠》,馬三立說得好。

馬三立、趙培茹

馬三立生於相聲世家,他繼承和發展了“馬氏相聲”。三爺的相聲以說爲主,《開粥廠》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尤其是他和張慶森合說的那一版,百聽不厭,回味無窮,俗話叫“禁琢磨”。楊少華也和馬三爺說過這一段,當時是爲了帶一帶楊少華,那一版楊少華表現的還有些拘謹。

《打牌論》,郭榮起說的好。

郭榮起、李壽增

《打牌論》是在傳統節目《賭論》基礎上改編而成,也是郭榮起先生的經典之作。曾經在網上看到過郭老後期表演這段節目的視頻,雖然可能沒有年輕的時候氣力足,但是他對人物的拿捏十分到位,表現的非常生動,足見其功力。

《夜行記》,侯寶林說得好。

侯寶林、郭全寶

侯寶林在社會上的知名度可能較高一些,記得十多年前電視上經常播放侯先生和郭全寶合說的相聲錄像。《夜行記》是1955年有一些人創作,後經侯寶林整理而形成的一個相聲段子,除侯寶林以外,別人也說過,但是最經典的還是侯寶林這一版。

《賣布頭》,常寶霆說得好。

常寶霆、白全福

常寶霆,藝名“三蘑菇”,他的父親是相聲前輩常連安,他說的《賣布頭》瀟灑流暢、語言活潑、表情豐富到位,堪稱經典。他的搭檔是白全福,1993年白全福去世以後,他就不再上臺表演。直到2009年舉辦從藝七十週年紀念演出再次登臺。2015年逝世。

《大保鏢》,馬志明說得好。

馬志明、黃族民

馬志明老師的《大保鏢》堪稱經典。馬志明有戲曲的功底,《大保鏢》當中有幾個使身段的地方,少馬爺能跳能翻,做起來非常有範兒。當然,很多經典段子少馬爺都說的非常好,可謂文武雙全。另外雖然馬氏相聲不講究唱,但是馬志明唱京韻、太平歌詞也韻味十足。

《地理圖》,李伯祥說得好。

李伯祥、杜國芝

《地理圖》是天津相聲大師張壽臣創作的一段傳統相聲,有“快嘴”之稱的李伯祥說這段相聲可算如魚得水,他功底深厚,以說貫口見長。李伯祥老師還根據《地理圖》的經驗創作了《周遊世界》,他把全世界很多國家、首都、大城市組成一段貫口,也非常有難度。

《武墜子》,魏文亮說得好。

魏文亮

魏文亮1940年生人,他7歲在東北登臺演出,藝名“小怪物”。1956年,魏文亮加入了天津南開曲藝團。他的表演帶有典型的津味相聲風格,貼近生活、語言生動活潑,場面火爆。他表演的《武墜子》可以說是一個代表作品。

《文章會》,蘇文茂說得好。

蘇文茂、王佩元

蘇文茂被稱爲是“文哏大師”,所以像《文章會》、《批三國》這樣帶有文學色彩的段子自然是蘇文茂先生頗有研究,而且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馬氏父子

不難發現這些所謂的“傳統經典”都是上個世紀流傳下來的,像《報菜名》、《八扇屏》這樣的經典段子無論到哪一個時代都可以演。

常氏家族

個人覺得現在相聲界缺少的是能利用“說學逗唱”的技巧,創作出也被後人視爲經典段子的作品的人,而不是隻守着前輩們創作出來的“經典”。

缺少的是創作這種可以跨越時代的、結構完整的、有鋪有墊、讓人聽完自己琢磨的時候嘴角還能泛起笑意的經典作品的人。

候氏家族

以上這些大師、名家有很多段說的好的作品,我們只是選取了認爲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和大家交流,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