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的媒體有一個真實的集體使命,那就是推動這個國家在中共的領導下實現不斷進步,爲改革開放鼓與呼,爲社會的全面現代化貢獻輿論的支持和監督。中國的主流媒體沒有出西方媒體那麼多風頭,但是它們幫助這個國家營造了公衆積極的集體情緒,促進了社會的團結和理性,溝通了黨和政府與人民羣衆的聯繫。

據國家衛健委消息,3月5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43例,新增死亡病例30例(湖北29例,海南1例),新增疑似病例102例。

當日新增治癒出院病例1681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5457人,重症病例減少215例。

截至3月5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23784例(其中重症病例5737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53726例,累計死亡病例3042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0552例,現有疑似病例482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670854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29896人。

湖北新增確診病例126例(武漢126例),新增治癒出院病例1487例(武漢1038例),新增死亡病例29例(武漢23例),現有確診病例22695例(武漢20115例),其中重症病例5588例(武漢5208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41966例(武漢27354例),累計死亡病例2931例(武漢2328例),累計確診病例67592例(武漢49797例)。新增疑似病例43例(武漢42例),現有疑似病例285例(武漢232例)。

湖北以外省區市新增確診病例17例;湖北省除武漢外無新增確診病例。

3月5日0—24時,新增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6例(甘肅11例,北京4例,上海1例)。截至3月5日24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36例。

累計收到港澳臺地區通報確診病例158例:香港特別行政區104例(出院46例,死亡2例),澳門特別行政區10例(出院9例),臺灣地區44例(出院12例,死亡1例)。

3月3日

環球時報發佈

《美國對中國媒體發動報復“戰爭”》

(↑點擊標題查看)

昨日,環球時報再發社評:

媒體的使命是什麼?答案在大歷史中


美國悍然加劇對中國5家主流媒體在美機構的打壓,事實上對它們在美的一大批人實施了驅逐。美國務卿蓬佩奧在爲這一決定辯解時,再次指責5家中國媒體隸屬於中國政府,不是“獨立的新聞機構”。美方一段時間以來調集火力攻擊中國主流媒體,試圖以此抹黑中國政治體制,在西方的語境下爭取對華盛頓激進政策的支持。


是時候對美方的這個論調進行一次清算了。它在告訴人們:西方的私營媒體都是獨立的,因而保障了它們報道的客觀和公正;而由中國黨和政府創辦、指導的媒體就必然只爲官方服務,遠離事實與真相。這是一種流傳很廣、誤導了無數人的標籤式命題。


首先請注意,新聞媒體是每一個社會政治體制的一部分,前者對後者是一種嵌入性關係,彼此緊密交織。歷史地看,對一個時代的媒體羣體很難做出孤立的評價,它們扮演角色的優劣要以那個時代的進步程度來驗證。


無論“獨立媒體”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最初的內涵是什麼,現實是,西方主流媒體全都從屬於某個財團,它們根本不可能獨立於西方社會最深層的權力——資本。由於財團與政界千絲萬縷的聯繫,又導致了不同媒體在重大問題上鮮明的政治立場。


比如美國的大選一來,媒體迅速就分別投向民主黨和共和黨不同的陣營,自動變成挺不同競選人的助選工具。媒體都是資本家辦的,它們與人民羣衆之間從本質上說是一種套利關係,爲公衆提供新聞服務是實現利益的方式。這決定了那些媒體最關心怎麼讓以它們爲中心的社會新聞遊戲玩下去,該取悅誰,該攻擊誰,這些策略都要有利於媒體背後資本利益的最大化。


所以西方媒體很注重自我表現,加強存在感,搶風頭。它們強調自己是第四權力,因爲權力就是利益。但西方媒體的使命感大多數時候是個人化的,分散的,是一些從業者個人的理想主義追求。因此它們不乏一些具體的表現,但作爲一個整體,又經常陷入混亂,各自爲戰,缺少集體的方向感。


以美國的主流媒體來說,這些年因深度捲入國內的政黨爭鬥逐漸聲名狼藉,同時它們在國家重大路線選擇上幾乎無所作爲。小布什發動伊拉克戰爭時,完全以謊言爲基礎,但美國媒體當時隨波逐流,集體將它放行了。到了特朗普總統搞“美國優先”,發動貿易戰時,美國主流媒體又只是嘟囔了幾聲,把與特朗普的鬥爭拉到了其他方向上。新世紀以來,美國的主流媒體集體做了什麼?誰還能想得起來?


我們本不想強調由中國執政力量主導的媒體與西方資本家主導的媒體相比有什麼獨特的長處,畢竟大家是同行,相互尊重就好。但西方一些人如此咄咄逼人,我們也不應再沉默了。


中國的媒體有一個真實的集體使命,那就是推動這個國家在中共的領導下實現不斷進步,爲改革開放鼓與呼,爲社會的全面現代化貢獻輿論的支持和監督。


中國的主流媒體沒有出西方媒體那麼多風頭,但是它們幫助這個國家營造了公衆積極的集體情緒,促進了社會的團結和理性,溝通了黨和政府與人民羣衆的聯繫。這一切爲國家擺脫落後進程中的一場場大會戰增添了動力和氣勢。主流媒體絕對是推動中國前進合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國的執政黨以爲人民服務爲宗旨,這不是一句口號,它經歷了人心的反覆稱約,也經歷了全球範圍內各種競爭和風雨的洗禮。由執政力量主導的媒體也必然以公共利益爲重,爲實現國家的共同使命而做出自己的擔當。中國主流媒體到底做得怎麼樣,歷史給中國打多少分,就會給這些媒體集體打多少分。


值得一提的是,進入互聯網時代後,中國媒體的格局發生了變化,但是輿論的整體建設性依然得到了保持,主流媒體以新的姿態投身到公共輿論建設中去,與媒體的新業態互動,取長補短,幫助實現了多元中的有序。這些媒體尤其在幫助中國人完整了解世界方面起到了主導作用,推動中國社會形成充滿善意、理性的世界觀。


當然了,中國主流媒體有自身的弱點和短板,面對技術進步和時代變遷帶來的挑戰,我們不斷有要加快調整跟上變化的危機感,每一波新浪潮都會促使我們反思。


中美和中西有社會組織體系的重大差別,但用掰扯媒體的短長來搞制度孰優孰劣的爭辯,這很市井、小家子氣。你的制度要是好得像你說的那樣,又何須在中國體制創造的國家巨大進步面前如此驚警?你用你的體制接下來讓你的國家“再次偉大”,重領21世紀經濟社會發展的風氣之先,不就行了?


來源:環球時報

除湖北外,新增確診幾乎都來自境外,媒體的使命是什麼?

值班編輯:玩真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