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师,俺想给俺爸打个电话……”在太和县三堂镇康庄村第七小学,孩子只要想远方的爸爸妈妈,就会找负责留守儿童管理的老师高先玉。高先玉便拄着拐杖,来到留守儿童室,帮助孩子拨通父母的电话。

一本本留守儿童通讯登记本,在高先玉的柜子里已经垒起高高一摞。

今年54岁的高先玉,拄拐从教30多年,不仅教书育人,还成了109个留守孩子的“家长”。

从小腿部残疾

一步一挪去上学

记者见到正在上课的高先玉时,他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拿着粉笔在黑板上书写。在他看来,自己虽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但在三尺讲台上,一定要站着讲课。

3岁那年,高先玉得了场怪病,腹泻且高烧不退。父亲找了乡里的一位赤脚医生,为他打了一针。烧是退下来了,可刚刚学会走路没多久的高先玉,一条腿却无法伸直了,成为一名残疾人。

母亲早逝,父亲外出务工,照料高先玉的重任就落到比他年长18岁的哥哥身上。

“为了能让我学会行走,哥哥请木匠给我特制了一个小板凳。”高先玉回忆,自己整天趴在小凳子上面,羡慕地看着同龄人玩耍嬉戏。

到了上学的年龄,晴天时,高先玉便靠着小凳子,一步一挪地往村口的学校走去。几百米的路程,年幼的他得走上大半天。“为了能及时到校上学,每天还是满天星辰的时候,我就早早出门。”

月工资50元

每月给学生送去15元

这样的经历,造就了高先玉坚韧的性格。上小学、初中时,他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最终考上了合肥一所中专学校。1985年,他毕业后回到了母校——高寨小学,成为了一名民办教师。那一年,高先玉21岁。

那时,对留守儿童这个群体,高先玉早早有了自己的认识。参加工作的第二年,一次上课时,高先玉注意到班里的学生张跃龙(化名)没来上学。是不是家里出了事情?带着疑问,放学后,高先玉拄着拐杖来到张跃龙家。

他家是由两间摇摇欲坠的土坯房组成的小院,来到屋内昏暗的角落内,高先玉见到了令人心酸的场景:衣衫褴褛的张跃龙正和白发苍苍的奶奶依偎在一起,身前的地上有块被啃了一半的红芋和一碗凉水。

“俺妈走了,俺爸出去赚钱,好久没回家了。家里没钱买菜,俺得在家陪奶奶……”没等孩子说完,高先玉就一把将他搂进怀里,泪如泉涌。

第二天,高先玉来到张跃龙家,把他接走上学,临走前留下15块钱。“多买点好吃的,注意身子,也给孩子补补。”高先玉嘱咐孩子的奶奶,从那时起,他每个月都会送去15元,一直到孩子小学毕业。而当时,高先玉每个月的工资也不过50元。

为找旷课学生

雨天摔在泥地里

上世纪90年代初,郑智化的一曲《星星点灯》火遍大江南北。而在当地很多留守孩子看来,高老师就是照亮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那颗星星。

有一次,学生赵鹏宇(化名)一整天没有到校,高先玉放学后电话联系赵鹏宇的爷爷,可老人也说不清楚孩子的去处。

这时,下起了大雨,高先玉越想越不放心,他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撑起伞,想到附近孩子常去玩耍的地方去找找。由于雨大地滑,加上他腿脚不便,一不留神,摔倒在距校门不远的一处泥路上,结果将有残疾的腿摔伤了。

第二天,还未伤愈的高先玉不顾家人的劝阻,依然拖着伤腿赶到学校上课。看到老师艰难地走进教室,不少学生红了眼圈,赵鹏宇还主动将自己的凳子送到讲台上,哽咽着说:“老师,我再也不旷课了,您坐着讲课吧……”

从前年起,高先玉承担起学校里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工作。也就是从那起,他不仅仅是一位老师,更是这所乡村小学里109名留守孩子的家长。

“学校是我家,学生就是我的娃。”在说起学校里的孩子们时,高先玉反复说到这句话。

多年来,高先玉潜心钻研,努力进取,多次被评为镇优秀教师。“如果书教不好,得再多荣誉也是枉费。这份工作我已经做了30多年,回头想想,这一路走得十分纯粹,能给留守儿童当好‘家长’,是什么荣誉都换不来的。”

前段时间,他被评为太和好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