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篡位坐上了皇位,是他們的相似處,但仔細看,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李世民是直接向李淵造反的,但朱棣卻是在朱元璋死後纔敢造反的,這又是爲什麼呢。爲何李世民敢直接向李淵造反呢。

在中國封建社會中,有四百多位皇帝,其中有明君,有昏君,有天賦異稟的,也有資質平庸的,而今天給大家介紹兩位皇帝,他們可以算是其中的佼佼者,有治世之才。不過他們的皇位都不是名正言順得來的,這兩個皇帝分別是李世民和朱棣。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掉了自己的兄弟,逼迫父親李淵退位於他。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從他侄子朱允炆手中奪走了皇位。通過篡位坐上了皇位,是他們的相似處,但仔細看,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李世民是直接向李淵造反的,但朱棣卻是在朱元璋死後纔敢造反的,這又是爲什麼呢?

李世民爲何敢向李淵造反,我們可以從李淵發家時說起。隋末大亂,各地的軍閥混戰,沒有誰不想幹出一番事業的,李淵也一樣,不過想是一回事,他也知道,萬一事情不成,會身敗名裂。在關鍵時候,李世民不斷鼓動李淵,李淵才下定了決心。起兵之後,李世民成爲就率十萬兵馬攻打洛陽,促進了隋朝的滅亡。李淵建立唐朝後,就封李世民爲秦王。

不過唐朝建立後,並沒有完成統一,李世民就經常南征北戰,擊敗各方的軍閥,立下赫赫戰功,朝野上下威望極高,可以說唐朝的江山多半都在李世民的參與中打下的。隨着李世民的軍功越大,他和太子李建成的矛盾也加深。李建成知道李世民是不甘爲人臣,雙方都想致對方於死地。李世民於是在玄武門謀劃了一場流血政變,逼李淵立他爲太子,不久後他登基。

爲何李世民敢直接向李淵造反呢?很簡單,因爲大唐的江山多半都是李世民打下的,李世民有軍功在身,身邊有謀士武將的擁護,也有兵力,資本如此雄厚,他也沒有什麼不敢的。

那朱棣爲何不敢向朱元璋造反呢?朱元璋和李淵不一樣,朱元璋是白手起家,明朝的江山是朱元璋一點點打下來。朱元璋有魄力,有手段,身邊的大臣也足夠忠心擁護他。而明朝建立時,朱棣纔是8歲的小孩,沒有任何的功勞在身。成年後,朱棣顯示出了軍事之才,也隨軍北伐,立下一些戰功,但不足以成爲挑戰朱元璋的資本。直到朱元璋死後,比他弱小的朱允炆登基,朱棣纔等到了機會,起兵取而代之,成爲大明的皇帝。

文:由知聞創作

圖:來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