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漢麻之鄉”調研:資本很熱 大發展時機未到)

證券時報記者 顧惠忠

黑龍江省政府的街對面豎着一塊大型電視廣告屏,進出省政府的人抬眼就能看到電視屏上播放的廣告。4月21日下午1時19分,記者路過時,看到電視屏上正播放着“孫吳縣——中國漢麻之鄉”,“世界漢麻看中國、中國漢麻看龍江、龍江漢麻基地在孫吳”的廣告。在去機場的路上,又看到好幾個孫吳縣和青岡縣宣傳自己爲漢麻基地的廣告牌。

“世界漢麻看中國、中國漢麻看龍江”似乎點出了黑龍江發展工業大麻的雄心。事實也是如此。2018年2月,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佈《黑龍江省漢麻產業三年專項行動計劃(2018—2020)》,稱“到2020年,將我省打造成國內甚至全球最大的漢麻產業基地”。

從孫吳看黑龍江

發展工業大麻的優勢

從哈爾濱一路向北,沿着高速行駛將近500公里才能到孫吳縣。時已4月下旬,高速沿線的樹木還未見綠葉,不時看到小路上行駛着成羣結隊的農業機械,農民們已開始爲春播忙碌了。

來到孫吳,當地官員首先帶記者參觀了漢麻博物館。博物館裏掛着兩塊銅牌,一塊是中國麻紡協會授予的“黑龍江孫吳縣——中國漢麻(工業大麻)之鄉”,一塊是國家質監總局的“批准孫吳漢麻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博物館的資料說,孫吳的漢麻種植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肅慎”;孫吳縣地處北緯49度高緯寒地,僅第五、第六溫帶就有近百萬畝耕地適於漢麻種植。2012年開始,孫吳縣引進種植漢麻,到2016年,種植面積就有了10萬畝,佔全國的1/3。

在發展漢麻種植過程中,孫吳逐漸將耕地流轉到專業合作社手中,以進行大規模種植,培育專業化種植水平。同時,孫吳大力發展農業機械,目前除了工業大麻採摘沒有專門機械外,種植環節已實現機械化。孫吳還成立了漢麻協會,代表種植戶與政府溝通。

爲推動當地工業大麻產業水平,孫吳縣與黑龍江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建立了合作關係。目前,黑龍江有農科院和科學院等3個研究所機構、2所大學爲工業大麻產業提供技術支持。黑龍江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主要從事工業大麻新品種選育、種質資源創新,現已蒐集國內外工業大麻品種400餘份,培育的“龍大麻5號”今年成功通過了審定,大麻二酚(CBD)含量達到1%-1.12%。

孫吳縣的工業大麻種植優勢是黑龍江省的縮小版。集中連片耕地以及高度機械化水平,適合大規模種植,降低生產成本;農民工業大麻專業化種植能力強;衆多科研機構和種植聯盟、行業自律組織利於產業展開技術協作;不管是荷蘭,還是美國、加拿大,全球高含量CBD工業大麻種子都出在北緯45-47度區域,黑龍江耕地大多處於這個黃金緯度帶;從准入門檻上看,黑龍江通過法規來放開工業大麻產業,不同於雲南的政府令,並採用備案制,法律上的保護程度高,准入成本低。

從孫吳縣政府瞭解到,今年當地將種植近15萬畝工業大麻,並將在黑龍江率先開始藥用工業大麻的種植。在孫吳漢麻產業園區證券時報記者看到,天之草漢麻新材料公司的漢麻纖維加工生產線已基本安裝到位。這條具有國際水平的漢麻生物脫膠自動化生產線,年產1萬噸漢麻纖維,預計收入7億元,利稅1.4億元。另外,哈藥集團也已在孫吳漢麻產業園區徵了地,計劃在CBD提取中試完成後,正式建設CBD提取工廠。

藥用種子奇貨可居

或帶來非法種植

黑龍江發展漢麻比較早,但發展藥用工業大麻比較晚。3月份,剛剛審定了兩個藥用工業大麻種子,除了黑龍江農科院的“龍大麻5號”,還有一個是黑龍江科學院培育的。“龍大麻5號”在海南制種,因海南乾旱導致收成下降,原預計今年可供應種植面積爲3萬畝,實際供應的種植面積可能只有1萬畝。黑龍江科學院的種子,因某些原因,今年供應不了。

在工業大麻熱潮中,衆多企業在搶完雲南的地後,集聚到了黑龍江。目前,哈爾濱、大慶、黑河、綏化等地區,幾乎天天都會迎來投資者。一些地方政府,特別是貧困縣,爲了吸引投資者也推出了免費提供廠房、財政獎勵等多種優惠政策。據行業內人士估計,今年黑龍江可能會有5萬畝藥用工業大麻種植。

問題就來了,明明當地大約只能供應1萬畝種植面積的種子,何以能種5萬畝呢?有兩種可能,一是偷樑換柱,以纖維麻或籽麻申請備案,獲得備案後實際種植不合法的藥用麻;二是種植未在省內審定的藥用麻。

如有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3月份連續發了兩個消息。先是發佈了一個經過3年努力培育出優質藥用工業大麻種子的消息,稱與中國農科院麻類所合作培育的工業大麻種子M11,CBD含量2.97%,四氫大麻酚(THC)含量0.05%。隔了幾天,又發佈與黑龍江鶴崗市一家大麻種植企業合作的消息,稱與該企業正式簽署工業大麻種植合作協議與股權收購意向書,在達成戰略合作的同時,有望於年內將其收購。並稱通過這次合作,使“新麻1號”萬畝種植基地落到實處。如果這家公司今年在鶴崗市使用M11或“新麻1號”種植,顯然是非法的。

不過,這一動向已引起了黑龍江省公安廳、農委等部門的重視。黑龍江省將出臺新一輪工業大麻政策,落實國家禁毒委精神,在鼓勵發展藥用大麻的同時,對藥用大麻產業進行進一步規範。省公安廳也做了相應部署,如將對基層民警進行培訓,教會他們如何區分纖維麻、籽麻、藥用麻,以打擊非法種植和加工。

將在明年形成規模

種子是制約黑龍江今年難有藥用大麻大規模種植的核心因素。在經過前些年的積累後,黑龍江藥用種子培育將大提速,據調研信息,今年當地將有20個左右藥用種子立項,明年大概會有5個左右通過審定。也就是說,明年黑龍江大概有5個藥用大麻種子可供種植。預計明年將是黑龍江藥用大麻大發展的一年。

從這個角度來看,今年或是雲南藥用大麻最好的年份。雲南工業大麻種植一湧而上,“雲麻7號”種子也成爲稀缺資源,已與雲南農科院簽訂種子供應協議的種植企業,或已拿到種子已經種植、正在種植的企業,今年的花葉會賣個好價錢。已經在雲南取得CBD提取證和獲得前置審批許可的企業,只要解決好技術問題,順利獲得提取許可,今年的CBD也會賣個好價錢。

一些下手晚的企業,錯過了佈局雲南的機會,來到黑龍江佈局。儘管今年拿不到藥用大麻種子,但提前簽下租地和種子購買協議,爲明年規模化種植做好準備。當然,到黑龍江的公司,也不乏投機者,明明知道今年種植不了藥用大麻,仍在租地,有的實際種植纖維麻但打上藥用麻的幌子,有的想變相種植不合規的藥用大麻。這顯然是不可取的。

實際上,牡丹江等地的緯度更適合種植藥用大麻,但因爲沒有貧困縣,給不了貧困縣那樣的政策,鮮有企業去投資。從中也可看出,一些投資者是奔着貧困縣的政策去的,或許並不想深度佈局藥用大麻產業,投機的成分比較高。調研過程中,記者碰到人稱“老王”的實業投資者,他去北部的貧困縣考察過後,毅然選擇在哈爾濱的雙城落地。他說,真要做好藥用大麻產業,優惠政策不是主要考慮的因素。

調研中,黑龍江業內人士也對企業一窩蜂佈局種源表示了擔憂。今年立項數可能會有20多個,如果大量通過審定,勢必造成種源供給過度,最終大家比拼CBD含量,CBD含量高的纔有市場。這對種植戶和產業發展是好事,競爭能推動種子質量的持續升級,但對佈局種源的企業就不是好事了。與其如此,還不如多去研究種植技術。藥用大麻種植技術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技術越高CBD產量越高,同樣的投入下,CBD產量越高效益越好。

在黑龍江調研一圈下來,總體感覺是,資本很熱,地方政府熱情普遍很高,大發展的時機還未到。同時,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的法律意識不強,稍有不慎,可能會對黑龍江工業大麻產業的發展帶來嚴重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