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生在明清之際,你最想嫁給誰?是那馳騁疆場的開國之君努爾哈赤?還是那權傾朝野的攝政王多爾袞?亦或者是許下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深情才子納蘭容若?

關於這個問題,作家章詒和給了世人一個完美的答案,她曾經說過:“若生明清,只嫁張岱!”那麼問題來了,張岱究竟是何許人也,爲何會得到後人的如此誇讚呢?讓我們走進歷史,來了解這個文史大家傳奇的一生。

張岱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家境富裕,家中三代皆是進士,並且都喜愛藏書,到了張岱這一代,家中藏書閣的書多達三萬餘卷,這也給了他一個良好的讀書條件。然而,身爲富家子弟的張岱在生活上也稱得上是極其奢侈:

“少爲紈袴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

從張岱的這句自我評價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年少時似乎與紈絝子弟一般無二。但和別人有所不同的是,他對待所喜愛的事物都非常的用心,比如說他喜愛品嚐各地美食,只要是想喫的,就會不惜一切前去品嚐;又比如說他是一位擅長品鑑茶藝的專家,甚至能在品嚐之後一一道出茶中所包含的茶葉與水源;另外他還癡愛琴藝,曾經到處尋訪名師學藝,經過多年的勤加練習,彈奏出來的曲子也十分悅耳。

可以說,不管做什麼,張岱都能將事情做到極致。後來他曾自嘲道:“學書不成,學劍不成,學節義不成,學文章不成,學仙學佛,學農學圃,俱不成。”話雖如此,但真要是比試起這些項目來,估計沒幾個人能贏得了他!

先天的條件讓張岱得以在最美好的環境之下無憂無慮地長大。長大之後,他的夢想就是想入朝爲官,爲國效力,但天不盡人意,他一直沒考上鄉試,這也成了他遺憾終生的事情之一。

原本當個富二代,每天喫喝玩樂,閒暇之餘與好友暢談人生,這就該是張岱一生的寫照了,但有一件事情的發生,徹底改變了他平凡一生。

這一切的轉變都發生在他48歲的那一年,清兵入關,南京徹底淪陷。失去家園的張岱在悲痛之餘選擇歸隱山林,自此他的生活開始走向下坡,山中的日子十分艱苦,經常食不果腹,但無論生活如何惡劣,他也竭盡所能的編纂明史。在此期間他還創作出了許多名作,其中最有名的當屬《陶庵夢錄》——早期的富貴生活和晚年的窮困潦倒在其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各種細節也在其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張岱的文筆之好,往往能讓讀者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引起很多人共鳴的同時,人們也對其傳奇的一生感到唏噓不已!

在很多人眼中,張岱也許只是個養尊處優,碌碌無爲的富家公子,但鮮爲人知的是,他內心深處其實還藏着一顆濃濃的愛國之心。在親眼見證國破家亡之後,他心灰意冷,從而選擇隱居山中,在生活極其惡劣的情況下他仍舊盡心盡力潛心著述,爲世人留下了一篇篇流傳千古的佳作。

有人說張岱很像《紅樓夢》中的賈寶玉,一樣的才氣逼人,一樣的追求精緻,一樣的感情細膩,而且都是前半輩子養尊處優,後半輩子衣食無着,可賈寶玉畢竟是一個虛構人物,張岱纔是歷史上真真實實的存在!

在現代社會,能活得像張岱這樣純粹的人實在少之又少,難怪章詒和會留下一句——“若生明清,只嫁張岱”!

參考資料:胡益明《張岱研究》、陳文新《中國文學編年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