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說董卿年少時的讀書,改變了她的氣質,那麼她身上的勇氣,便爲她改寫了整個人生。對於自己的人生,董卿說過這麼一段話:。

有人說,美麗是一場長跑。它不屬於某個年齡階段,而是整個人生。那麼在董卿的人生裏,雖沒有如花般明豔,但卻像樹一樣常青,即使老去,依然老得優雅,活得漂亮。

在歲月的沉澱中,她展現給我們的,更多的是身上大氣沉穩的狀態,優雅端莊的氣質,和勇敢自信的魅力。

關於董卿,她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從容不迫,知性優雅。看她的節目,你會覺得這個女人的身上,總能散發出一種從容大氣的氣質,一舉一動都充滿底蘊和魅力的成熟。

但其實,董卿身上高貴優雅的氣質,都是在日復一日的閱讀中修煉出來的。

董卿的爸爸屬於寒門成才,深知努力奮鬥的重要性,所以他崇尚的是典型的狼性教育,從小就不準董卿把時間精力花在打扮上。

所以早期的董卿,忙得只剩下學習。每天抄成語、古詩、朗讀背誦,抄古文,便是她生活的日常。年幼的董卿理解不了,壓迫之下偶爾反抗父母之命,但仍堅持每天刻苦學習。

直到大一放假,父親對董卿說:“我跟你道個歉,我想了想,這麼多年,我對你的教育方式有很多不對,你別往心裏去。”

這時候的董卿,才明白爸爸這些年來的苦心,眼淚嘩嘩地掉了下來。因爲讀書,董卿清純脫俗的氣質裏,更有幾分穩重、大氣與睿智,處變不驚。

董卿坦言,如今的她相信,讀過的所有書都不會白讀,它總會在未來日子的某一個場合幫助自己表現得更出色。讀書是可以給人以力量的,它更能給人快樂。

如果說董卿年少時的讀書,改變了她的氣質,那麼她身上的勇氣,便爲她改寫了整個人生。

她的每一場“推翻重來”,都是一次解救自我的昇華,她把人生活成了女人的典範,也順便把年齡變成了知性、優雅、從容的氣質。

對於自己的人生,董卿說過這麼一段話:

我認爲生命的意義在於開拓而不是固守,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不應該失去前行的勇氣。真正勇敢的人,從來不是沒有眼淚的人,而是含着眼淚繼續奔跑的人。“

董卿兒時的願望是當一名演員,雖然父母覺得不靠譜,但董卿還是不顧反對,考了浙江藝術學院的表演專業,後來更是與主持結了緣。

在工作上,董卿素有“拼命三郎”的稱號。每次拿到臺本,她都會把自己關進書房,做很多功課,查很多資料,和稿子的每一個字死磕。

在一次應邀去上海主持文化講壇時,董卿婉拒了宴請和專訪,要了一碗麪條,獨自留在賓館房間裏,查資料、做準備,直到凌晨3點。

她的同事還爆料稱:“董卿在當天錄製現場摔過一跤,導致尾椎第四節骨折。醫生說起碼要趴着靜養兩週。但是她僅僅休息了兩天,就又站回了舞臺上。”

儘管在所有人眼裏,已經足夠優秀,但董卿對待自己的舞臺一直都是認真負責,再有把握的舞臺也從不懈怠。

臺前所有的風輕雲淡,背後都是不爲人知的負重前行。這就是董卿光鮮完美的背後,汗水和淚水的功勞。

不畏懼,不將就,不放棄,不妥協,始終在超越着從前的自己,這就是如今站在舞臺上,優秀的董卿。

歲月輾轉成歌,時光流逝如花。

她曾經站在中國最耀眼的舞臺上,頂着非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壓力在工作。熒屏前,她們自信從容,可熒屏背後的艱辛,卻只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才能懂得。

但無論是別人給自己的條條框框再多,她都有自信、自尊、寬容、堅強的能力,獨立美好。人生或許就應是這樣,在結束與開始的不停輪迴中前行,年齡越大,越不能給生命劃上休止符。

要知道,若有詩書藏在心,歲月便從不敗美人。

一個人對生命最好的態度,就是無論何時都能用盡全力去營造美好的生活。你可以不美麗,但一定要勇敢;可以長得不漂亮,但一定要活得漂亮。

即使感受過世事的艱辛,依然樂觀積極、豁達開朗、明朗自信,懂得嚴於律己,無懼時光。這,是一個人活得漂亮的最大本事。

願你也能不畏將來,不念過去,在往後的歲月裏,人生明朗,活得坦蕩,老得漂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