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火燒慶功樓”——黑化朱元璋無底線的野史橋段。“火燒慶功樓”——黑化朱元璋無底線的野史橋段。

這是《火燒慶功樓》裏面的橋段,並非真實的歷史,而是傳說或野史所記。要知道,朱元璋所封的一百多功臣,沒有一個是被火燒死的,從這點講,這個故事就不是真實的。

“火燒慶功樓”——黑化朱元璋無底線的野史橋段

我姑且來給大家講講這個橋段:

說是朱元璋馬上要建國了,但是“兔死狗烹”的觀念一直在朱元璋腦袋裏轉悠,心想:這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要給這些文臣武將分封,他日他們一旦做大,我子孫懦弱不決,如何壓得住這些刀光劍影走出來的牛人?

得想個辦法將他們一網打盡,以保障朱家的江山一統永固。思來想去總是想不到一個萬全之策。不想,朱元璋的這點小心思被一個宦官探知了,於是悄悄給朱元璋建議:招呼他們喫飯慶功,然後如此這般......

朱元璋奸笑着點點頭,說“就這麼辦。”

“火燒慶功樓”——黑化朱元璋無底線的野史橋段

不日,朱元璋命令工部在南京城裏修建一座豪華大樓,叫慶功樓,說是爲了在此分封犒賞天下一起打江山的文臣武將,一定要高規格。

劉伯溫號稱再世諸葛,朱元璋的“張子房”,他夜觀天象,見羣星隕落,掐指一算,大呼“不好”。他知道朱元璋一定不會放過諸位功臣,於是茶不思飯不想,尋找破解之策。可是慶功樓竣工在即,劉伯溫這位在世諸葛也沒有找到拯救功臣們的好辦法,只好讓家人趕緊遠逃,以躲開朱元璋的殺戮,他自己則打算另尋時機逃命。

很快,慶功樓竣工了,朱元璋給諸功臣下旨,到慶功樓分封,當然也包括劉伯溫。劉伯溫行至慶功樓不遠處,卻見一孩童攔住他,遞給他一枚晶瑩剔透的藥丸,說是一定要喫下,方可保命,劉伯溫想知道原因,但是孩童已經跑遠了。

劉伯溫只好喫了藥丸,隨同諸功臣進入慶功樓。

朱元璋在慶功樓大擺宴席,招呼衆功臣,並給予一一分封,完罷讓大家敞開獨自喫喝,說是一醉方休。

“火燒慶功樓”——黑化朱元璋無底線的野史橋段

劉伯溫看着桌上的好酒好菜,對身邊的武將說:“我等若是喫喝了這些酒菜,必死啊。”可是當時人多,聲音嘈雜,也沒有人注意他說什麼,都敞開肚皮大喫大喝起來。

劉伯溫抬頭看朱元璋,見朱元璋正盯着自己呢,他便知道朱元璋之意,於是喝了一杯酒,喫了幾口菜,朱元璋纔算放心。

大家喫喝了一會兒,劉伯溫假裝酒醉,去給朱元璋敬酒,緊緊跟着朱元璋。朱元璋不好推辭,便叫人將劉伯溫拉開,劉伯溫趁機將朱元璋的袍子衣角壓在屁股底下,免得讓朱元璋溜了。

不久,這些喝酒喫肉的功臣便倒下了,劉伯溫嚇出一身冷汗,他知道,朱元璋一定在酒中下藥,毒暈了他們。

“火燒慶功樓”——黑化朱元璋無底線的野史橋段

朱元璋抬起屁股就準備走,哪知道衣角壓在劉伯溫屁股下面,便叫人推開劉伯溫。

劉伯溫趁勢抬頭對着朱元璋,將朱元璋嚇得不輕,忙問:“軍師怎麼了?”

劉伯溫道:“難道皇上一定要斬盡殺絕嗎?”

朱元璋見劉伯溫識破了自己的計策,只好說:“軍師隨我來吧。”

劉伯溫隨同朱元璋出了慶功樓,不一會兒,慶功樓便燃氣熊熊大火,除了三四個武將在邊疆還沒有趕回來之外,那些隨同朱元璋打江山的功臣們絕大部分喪生慶功樓,上演了一出“兔死狗烹”的好戲。

話說劉伯溫僥倖逃出,找到妻兒家人,問起孩童賜解藥的事,無人知曉,直道是上天有眼,不滅劉伯溫。

“火燒慶功樓”——黑化朱元璋無底線的野史橋段

這個故事很扯淡,但是說起慶功樓,還真有那麼一座樓,不過不叫慶功樓,叫勤政樓,原是朱元璋修在南京主要用來和文臣武將討論政事軍情的地方,後來因爲發生了大火,加之年久失修,沒有重新修葺,便荒廢了,不知道誰打起了這座樓的主意,編造了這麼個故事抹黑朱元璋。

“火燒慶功樓”——黑化朱元璋無底線的野史橋段

朱元璋出身草根,最終當上了皇帝,歷史上除了漢高祖劉邦,就算他是得國最正的人了,後來清朝以一少數民族推翻了明朝,在儒家正統的觀念來說是得國不正的,於是清朝的統治者們利用無恥文人,編造一些故事野史大力抹黑朱元璋,爲自己的主子製造得位正統的輿論,實際上是爲了他們自己的統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