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拍照的人這麼多,好的作品成山堆,怎麼才能讓自己的作品脫穎而出?今天就來告訴大家12個攝影小訣竅,教你把照片變得更有“觀感”!

何爲“觀感”?有的照片會在一堆照片裏被觀衆一眼發現,這種照片有的會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有的則是“耐人尋味”,這就叫有“觀感”,就是讓照片變得與衆不同的祕訣。

1、強烈的透視效果

所謂透視就是近大遠小。如果相機離得拍攝對象很近,那麼這種透視效果就會更加強烈。近距離拍攝的照片可以造成很強的視覺衝擊力。往往使用超廣角鏡頭會很容易得到有着強烈透視效果的照片。

2、不同的拍攝角度

嘗試不同以往的拍攝角度,自然可以讓觀者看到平時看不到的事物特點。因爲平時不常見,所以會讓觀者耳目一新。

3、主體表現非常清晰、銳利

一般來說,攝影的基本要求就是主體清晰,如果主體非常清晰、銳利,總會讓人覺得看起來很爽快。

4、背景虛化

當背景很虛之後,不但可以突出清晰的主體,最關鍵的就是被虛化的背景本身也會有迷人的效果。這可能是爲什麼大家追求大光圈鏡頭的原因吧。

5、有延伸感的畫面

漸變的場景其實在生活中並不少見。但是隻要有這樣的場景,人的眼睛都會被自然地吸引,從近及遠一直看過去,最終目光鎖定在遠處的匯聚點(滅點)上。

6、逆光拍攝

當柔和的逆光打透植物或者毛髮的時候,拍攝對象周圍總會散發出柔和的輪廓光。這種“打透”的“亮”和順光的那種“亮”絕對是不一樣的。大家就喜歡這個。不過那種“死白”蓋了主體的逆光,還是越少越好。

7、人物的特寫

不管是拍攝出一雙直勾勾看着你的眼睛,還是拍攝出人臉上的溝壑或者發須,都會讓人覺得照片上的這人背後有故事。別管是不是真有,反正看着有,你就覺得這片子耐琢磨。

8、人在畫面中很小

如果你把人物拍得很小,而這照片還能看,那麼說明背景一定是很好的自然景觀或者人文景觀,而且一定是大景。這時候在這地來這麼一招,絕對讓人覺得畫面禁琢磨。

這時候你腦子裏往往轉着的就是人物與環境的關係,以及類似於“這地兒真好”的感嘆。

9、有霧卻能看清楚

有霧的天氣來拍攝,畫面的色彩往往會變得很淡或者單一。這樣一來,畫面會顯得乾淨、利落。但是要是朦朦朧朧的什麼都看不清,那麼你反而也會覺得“髒”。所以該清晰的清晰,再加上這種乾淨、利落的“朦朧”,大家看起來纔會“悅目”。

10、日出前日落後的彩霞

日出之前或者日落之後,如果你趕上了好天氣,那麼天上的色彩真的是千變萬化。這個好天可不是指只有太陽的大晴天,天空中怎麼都得有云,當然雲多雲少各有各的好。

如果可以預見有這樣的好天氣,那麼你一定要找個好的地方去拍攝。《攝影筆記》中有句話叫“天好看的時候看地面”。

11、慢門

人眼看到的世界,永遠只是一個一個的瞬間連接起來的。所以你回憶起來的存在於腦海中的畫面基本上都是凝固的。然而相機有慢門曝光,可以將現實中動態的元素虛化成一條軌跡。這是人眼看世界很難看到的情景,人們自然會被這樣的畫面吸引注意力。

12、黑白

格調不夠,黑白來湊。當我們把一張照片拍攝成黑白的時候,總會發現真的是格調提升了幾許。首先,因爲老的東西能傳下來的大多是經典了,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黑白的經典,長此以往,我們自然會默認黑白和“經典”有關。

然後,就是因爲黑白可以將所有的色彩簡化爲黑、白、灰的色階,讓畫面看起來更加簡潔。我個人認爲,人文和人像作品都可以試一試。但是風光……真的還是彩色的好。

中國攝影家協會網

www.cpanet.org.cn

作爲中國攝影家協會的官方網站,權威發佈協會信息,傳播分享精彩圖文,服務會員,惠及影友是我們的責任。

新浪微博:@中國攝影家協會網

微信訂閱號:cpanet

聯繫電話:010-65211285

郵箱:[email protected]

責任編輯:彥希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本網微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