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新闻网(通讯员苏凯为)每天晚上十一二点钟,武穴市武石大道官桥桥头处,总有一户人家的灯亮着,一位年过半百的女同志,不时从窗口探头向外望一望。这位女同志在等待着丈夫归来,她的丈夫就是石佛寺镇副主任科员、现年53岁的杨国桃。以前,她对丈夫每晚十一二点才回家是满肚子意见,但一回忆起7月1日晚上自己说的话,她就抿嘴一笑,一切烟消云散。

7月1日晚八时许,武穴市石佛寺镇政府公租房一楼会议室内,灯火辉煌。讲台上,一位年过半百的女同志饱含着热泪断断续续地正在诉说:“我不怪老杨,谁叫他是公家的人。端公家的饭碗,就得替公家认真做事。我只请他注意身体,毕竟五十多岁了…….”演讲者是石佛寺镇火车站工业园拆迁指挥部镇直机关支部第8党小组组长杨国桃的爱人肖群威。

自担任火车站工业园拆迁指挥部镇直机关支部第8党小组组长以来,杨国桃除了要带领4名党员干部完成第8党小组30户拆迁任务外,还要负责安排和调度整个拆迁现场作业机械以及安全工作。他每天早早来到工地,每晚十一二点才回家。老杨家住在本镇官桥桥头边,距他上班的地方不过十来里路程,爱人帮移动收话费赚点生活补贴,每天夜里十一、二点还亮着灯等老杨回家。同事们戏谑地说:官桥过去有个梳妆台,今天又出了个望夫灯。

像杨国桃这样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事例,在石佛寺镇直机关干部中比比皆是。为了得到家属的体谅和支持,镇党委启动“三重空间”之一的“蓝调空间”,召开职工家属座谈会,增加家属对镇村干部的理解和支持。大到招商引资、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扫黑除恶、防洪抗旱,小到桔杆禁烧、改厕改水、清淤竣疏等等。

乡镇各项工作标准高,要求严,时间紧是常态。要想圆满完成任务,除了依靠严格的纪律等组织措施外,干部个人还必须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丰富的知识储备。

为加强对干部特别是对年轻干部的培养,为履职尽责创造良好的条件,石佛寺党委自2015年以来,精心打造有利于干部成长和履责的平台。2016年,投资300余万元,新建一栋公租房,开辟“灵动空间”,为干部锻炼身体提供方便,使之更加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开辟“悦读空间”,为干部提供安静的读书学习环境,使之不断更新知识、增长知识。石佛寺镇现有35岁以下大学毕业的年轻干部16名,为使他们参加工作后知识不断得到补充与更新,镇团委购置图书近千册和一些视听学习设备,成立青年读书小组,并经常开展学习心德交流、知识竞赛、演讲辩论等活动。开辟“蓝调空间”,为干部提供发表个人观点、释放情绪平台;为干部及家属举办节俭的集体生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使之激情满怀轻装上阵去工作。

“三重空间”为干部营造了“安心在乡镇工作,爱心献给农村农民,红心永远跟党走”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干部队伍拉得出打得赢。靠着这支队伍,石佛寺镇创造出火车站工业园区征地拆迁“腾地上楼“模式。近两年来,共引进项目10个,其中亿元以上企业4个,5000万元以上企业2个。特别是云天电力、弘杰电子等竞相开放的五朵金花更是见证了招商引资和服务项目的“石佛寺速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2012年45900万元上升到2017年的153000万元。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扫黑除恶等各项工作蹄疾步稳,效果显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