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陶瓷衛浴市場一片慘淡,許多小企業徘徊在破產邊緣。河南、安徽、江蘇等多地的陶瓷企業被申請破產清算。其中安徽一家相關陶企欠債高達3.7億元!

陶瓷衛浴行業洗牌,品牌集中度提高

據統計,近幾年中國陶瓷衛浴需求量將達到3400萬件,去年瓷磚、潔具產量分別達到75億平米和1.77億件,出口量增長率爲50%。實際上陶瓷衛浴市場擁有大量剛性需求。

然而從2017年起受經濟形勢和原材料漲價等因素影響,陶瓷衛浴企業受到打擊。2018上半年,全國陶瓷產量46億平米,同比下降17.7%。規模以上企業減少98家,主營業務收入約1297億元,同比下降28.7%;

陶瓷衛浴行業洗牌瘋狂進行,品牌集中度不斷提高。強者更強、弱者淘汰,部分企業退出或被大品牌兼併。業界“產能過剩”、“市場飽和”成爲熱詞。

部分中小企業玩脫,因大環境還有行業通病

2018的現狀就是大家都在熬,一部分企業撐不住就玩脫了,導致破產、跑路、關停。

10月25日上市公司控股衛浴企業山東信博潔具破產,資產被拍賣。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不抵債。信博潔具總資產164.14萬元,淨資產-1645.54萬元。

10月27日開平浴室櫃企業木恩衛浴資產被拍賣。公司早前曾被列爲失信被執行人。

4月30日,齊家網舉辦的家裝展會上消費者購買歐尚衛浴產品,但在6月17日送貨時卻始終聯繫不上商家,顧客上門討要說法時發現該商家已人去店空。

這些企業之所以最終被淘汰出局,原因多元:

政策影響,

運營成本高

從國家政策層面上來看,精裝房比例越來越高,零售客戶大量減少。再加上環保要求,原材料價格上漲,基礎運營費再加上墊資庫存,都需要企業掏出真金白銀! ❷

同質嚴重,

低價競爭

現在的衛浴市場,同質化嚴重,狂打價格戰,從1000元到100元都有,包裝上看不出差別!劣幣驅逐良幣,好的產品爲了生存也降價了!

中小企業通病。小型的陶瓷衛浴企業普遍存在規模小、設備陳舊、產品單一、缺乏市場競爭力等劣勢。隨着利潤空間壓縮,產品積壓,不得不停止運行部分生產線。 ❹

用工成本持續上升

據統計,全國衛浴製造企業在過去兩三年內用工成本上漲了至少20%。

陶瓷衛浴企業財務意識需加強,多渠道規避寒流

從上訴案例可知,衛浴企業破產、跑路的原因最終出在資金鍊斷裂上。衛浴企業應加強財務意識:

1. 建立合理的預算決算制度,把控生產成本。2.組建成本監管覈算系統,避免浪費公司財物或者蠶食公司財產的現象。3、增強採購透明性,免去其中的“灰色地帶”。

隨着互聯網的發展,陶瓷衛浴行業也漸漸開啓o2o模式,多渠道發展以便規避行業寒流。

多元化的招商渠道,是陶瓷衛浴企業站於行業頂端的利器。展會、招商大會之外,網絡招商或其他新穎的多元招商模式也大放光彩。

多元化發展。從消費羣體出發,將想法融入產品,以多元化的姿態展現,在競爭中形成明顯的辨識度。

建立標準運作管理體系。培養運作品牌的能力,系統的經營模式和專業的營銷團隊,標準化服務體系,以及市場研、產、供體系。很多企業的內部運作管理體系亟待建設,市場標準亟待規範。

轉型刻不容緩,大企業早已開始行動

在整裝、大家居的浪潮之下,東鵬、蒙娜麗莎、九牧等企業選擇了不同的轉型路線,包括:轉型大家居、對接資本、走性價比路線、擴張品類、專注於產品的打磨等等。

東鵬瓷磚已上升爲東鵬控股,潔具被放到跟瓷磚一樣的地位。全面發力大家居,在瓷磚潔具之外,已有木地板、DPI進口瓷磚等多條線。潔具又分整裝衛浴,還有定製業務。

蒙娜麗莎在深交所上市,對接資本市場升級轉型。今年上半年營收14.1億,同比增長13.71%。雖專注在建築陶瓷,也涉足大家居、家居定製。甚至試水新零售,今年3月推出了智慧門店。

馬可波羅瓷磚,開始走性價比路線的產品,取名:米蘭。近十年裏營銷轉型力度遠超同行,比如花大錢投央視,入選CCTV國家品牌計劃。

九牧連續幾次轉型,令人眼花繚亂。到德國慕尼黑寶馬中心辦“M5名匠”發佈會;推出一套定價49.9999萬的M5名匠等等。完成了廚衛多品類發展,在衛浴方向上,轉型智能衛浴、整體衛浴、定製衛浴。

諾貝爾依然專注在建築陶瓷,但也通過力推“瓷拋磚”產品進行轉型。渠道上押注電商,更是有代表性的轉型做法,在2017年雙11的排名上,諾貝爾坐上頭把交椅,成交額高達4.6億。

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夠按一種模式永遠走下去,轉型必然隨時可能發生。

處於艱難生存的邊緣,在這個終端爲王的時代,企業轉型刻不容緩。陶瓷衛浴企業還需認清形勢,從容應對市場的一切挑戰,理性分析,遠離危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