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管理的可靠性不言而喻,预算是否可靠和准确会直接影响到预算管理的成效。因此,结论是:预算不仅要全面,而且也要可靠。那么,如何提高预算编制的可靠性?

(一)采用概率预算提高预算值的准确性

在编制预算时,所涉及的变量,如业务量、价格和成本等,有的时候可以准确地预计其数值,有的时候难以确定其数值。在后一种情况下,就需要根据客观条件,对有关变量作一些近似的估计,估计它们可能变动的范围,分析它们在该范围内出现的概率,然后对各变量进行调整,计算期望值,编制预算。

采用概率预算必须遵循必要的程序,并形成一定的署名文档,以便明确责任。在实际编制预算时,要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来编制。要根据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有关预算指标的计算方法。

(二)预算的先进性与现实性

企业编制的预算不仅应当具有先进性,而且也应当具有现实性。我们说预算的先进性是指预算是要经过企业员工的努力才能够完成的,不付出一定的努力是完不成的。预算的先进性,对于各种成果类的指标,表现为预算指标水平的提高;各种消耗类指标,表现为预算指标水平的降低。先进的预算有利于调动企业员工的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短期目标。预算的现实性是指人们经过努力确实具有完成预算的可能性。现实性对于预算管理亦十分重要。如果没有现实性,那么就难以调动人们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预算只有同时具备先进性和现实性,才可能具有科学性。

(三)预算的可验证性

为了提高预算的可靠性,我们认为预算编制工作应当具有可验证性。也就是说,对于两个合格的预算管理人员,利用同一个企业的同一预算期的资料,相同的方法编制出来的预算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即他们所编制的预算实质上是相同的。我们认为坚持预算编制的可验证性,不仅可以大大提高预算本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可以增强企业员工的责任感,同时,还有利于强化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促进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要使预算具有可验证性,不仅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和编制方法,而且还需要在编制预算的各个环节,要求企业的各个部门乃至个人以书面形式提供预算编制所需要的署名材料,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明确参与预算编制人员的责任,另一方面,也可以形成企业管理中的原始资料。必要时可以查考验证。这样,不仅可以消除目前闭门造车编制预算的随意性;而且也可以充分发动企业员工参与预算管理过程,增强预算的认可程度。

(四)弹性责任预算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企业面临的是一个多变的社会经济环境,所以企业编制预算时所预计的业务量,与一个预算期终了时所实际达到的业务量往往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不利于准确地考核预算的执行情况。因此,在预算期终了,考核预算时还需要对原来的预算水平进行调整,以便增加预算与实际执行结果的可比性。

即便是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为了控制经济活动,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出于控制经济活动的方便起见,也需要编制弹性责任预算。因为弹性责任预算,不仅明确了各个部门的责任,而且也提供了多种业务量水准的预算,便于直接或者间接地将各个责任预算的实际执行结果与相应业务量水准的责任预算进行比较,及时揭示差异,明确差异的责任,有利于各个责任单位或者个人把预算的实际执行结果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编制弹性预算,一方面能够适应不同经营活动情况的变化,扩大预算的范围,更好地发挥预算的控制作用,避免在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对预算作频繁修改;另一方面能够便预算对实际执行情况的评价与考核,建立在更加客观可比的基础上。

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我们主张企业预算管理实行动态预算管理,即在预算期初,编制预算时根据当时的预计业务水平来编制预算。但是,在分析预算执行情况时,应当以实际完成的业务量的预算数为基准来分析企业经济活动预算的执行情况。另外,在预算实施的过程中,为了分析、控制经济活动,了解经济活动是否能够达到预算管理的要求,也需要以动态预算作为工具。当企业一旦发现市场行情的变化,业务量有变化,就可以根据当时能够准确确定的业务量来动态地编制预算,这样就可以把预算建立在一个准确的水平上。

由于预算赖以编制的业务量与经济活动实际水平相一致,因而有利于实施预算控制,也可以便预算的考核与分析建立在更加可比的基础上,便于预算完成情况的考核。

综上所述,通过采用概率预算提高预算值的准确性、预算的先进性与现实性、预算的可验证性、弹性责任预算,通过这几个方面,可以有效提高预算编制的可靠性。

以上部分内容来自安越咨询。派可数据转载此文,并已声明上述来源信息,如有侵权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处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