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上半年輕倉“臥倒裝死”之後,三季度秉承價值投資、積極看多。

★中期:否未極,三季度有改善,但中期風險釋放仍將繼續,夯實底部區域

——年初至今持續提醒風險,當前已經到上半年調整期最難受的時候。

——風險偏好:下半年仍不穩定,但市場對貿易摩擦逐步習以爲常,衝擊弱化。

——全球資金面:中期收緊的風險仍在,三季度有所改善。在貿易摩擦仍有變數而通脹相對溫和背景下,三季度特別是9月中旬之前,歐央行及美聯儲貨幣政策有望進入觀察期,強勢美元可能轉爲盤整觀望,新興市場將迎來喘息期。

——基本面:理性分析“去槓桿”和中國經濟降速,中國核心資產盈利的穩定性增強更有韌性、中報有望超預期。市場重視週期波動,我們注重結構分化。二季度末三季度初市場將非常擔憂中國去槓桿導致企業盈利下滑。但是我們認爲,核心資產盈利的穩定性受益於中國經濟轉型,對經濟下行的反應更滯後。

——以不變應萬變:面對諸多風險,估值+業績的高性價比是投資的主要保障。全球主要市場表現出盈利驅動的特徵。港股估值接近2016年中期“北水”大舉南下前的水平,去槓桿、經濟下行風險已相當程度反映在股價中。

★長期:泰已來!大分化大創新時代,中國核心資產將綻放芳華。

——淡化宏觀週期的視角,強調結構分化的思維。結構性風險解決之後,中國經濟迎來更健康的增長。

——大分化時代:中國供給側改革是持久戰,“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相關政策加速了行業之間以及行業內部的大分化,逐步實現經濟出清、優勝劣汰,優化了競爭格局,各個領域最有競爭力的核心資產“強者更強、贏家通喫”。

——大創新時代:科技創新和改革開放驅動全要素勞動生產率提升。

——長期看好中國核心資產價值重估的大趨勢,類比美國80年代。

——中國核心資產將長期受益於全球增加配置中國資產。

★投資策略——三季度反擊!增加中國權益資產配置,堅持價值投資

——倉位:上半年輕倉“臥倒裝死”之後,三季度秉承價值投資、積極看多。

——持倉:尋找不死鳥,被錯殺的價值股+最有核心競爭力的成長股。1)在上半年被拋棄的價值股和週期股裏面找被錯殺的資產,看好房地產、保險、手機產業鏈、航空、造紙等細分行業龍頭;其次,在“抱團取暖”的行業(教育、醫藥、零售、消費)裏找真正的核心資產,以長期競爭力堅守未來。

風險提示:美國加息、歐洲債務風險、新興市場流動性風險、“中國去槓桿”超預期

(原標題:否極泰來的芳華 —中國權益資產和港股市場2018年中期展望)

(責任編輯:DF064)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