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媒體刊文評“兩起偶發事件”:既不輕易放過,也不肆意揣度

近日,兩起偶發事件引來網民的關注與熱議:一是昆明一女大學生落水溺亡,二是長沙一名女律師在法院門口被撞身亡。兩件事情,相距千里,但都牽動着人們的神經,引起輿論的高度關注,這既體現了人們對生命的尊重,也寄託着公衆對查明真相的期待。

兩樁偶發事件,同樣令人扼腕的結局。發生在昆明的落水溺亡案件,花季少女瞬間香消玉殞,命運多舛的家庭被再度推入悲苦的境地;長沙女律師的罹難,本可綻放的生命戛然而止,一個好端端的幸福家庭頓時殘缺不全。

追尋事件真相,實現公平正義,是法治社會的應有之義。尤其是在自媒體充分發達的當下,公衆對網上某些熱點事件的關注,既可以看做是他們對事件本身的觀點表達,客觀上也是對法治社會建設的助力。

當然,兩件事情不能等量齊觀。一個在溺亡前的確出現了被欺凌、猥褻等情形;另一個大概率是真正的意外事件。

發生於9月上旬的昆明女大學生溺亡案,好端端的孩子,到底是“相約跳江”還是“失足落水”,這背後是醉酒後行爲上的不由自主,還是有人作惡所致,人們雖有各種各樣的推測,但真相究竟如何,只能等當地警方的調查結論。10月14日晚,昆明警方通報事件最新調查進展,決定提級成立市局專案組,還將成立工作組對專案工作進行督察;表示要堅持實事求是、一查到底的原則,公正執法、查清真相,給公衆一個交待。

案件偵查是專業的技術活,公衆思維與專業思路很難真正實現契合、重疊。給有關部門多一些理解,留出時間,讓他們不受外界干擾地查清事件真相,纔是公衆應有的態度。

長沙女律師一案曝光之初,網上各種“分析”“說法”不一而足。12日,長沙警方對外公佈女律師被撞身亡事件的調查情況,並就監控視頻、肇事車輛軌跡、肇事人員社會關係等焦點逐一作出較爲詳盡的解釋、回應。通報結果公佈後,網絡上的無端猜想和情緒化的謾罵聲逐漸減少,網友的留言也趨於理智、客觀。

既不輕易放過,也不隨風起舞、肆意揣度,應當是面對社會熱點、爭議事件的基本態度。某種意義上說,它與“既不放過一個壞人,也不冤枉一個好人”遵循着同樣的理念。

來源:佐顏/新湖南客戶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