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玉雕作品中,有仿古、有創新、有現代、有超前藝術……

玉雕師在創作的過程中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隨着年齡的變化,每一個階段都會對作品有不同的呈現,有的堅持傳統,有的積極創新,有的步伐穩健合理求進,不管何種,都在與玉雕文化一同前行。

傳統佛教類題材,能夠在千百年的玉雕歷史中長久不衰,究其原因是與信仰有關,更是玉雕文化中最爲華麗的一頁。玉雕名家陳茂良對這一題材由衷喜歡,尤其對於度母的理解尤深,用不同的材料詮釋着其中真諦,創作上更是由內到外,由外到內的精緻研究,找到題材與料子最完美的契合點。

白度母

本文中的白度母是“長壽三尊”之一。白度母身色潔白,穿麗質天衣,袒胸露腹,頸掛珠寶瓔珞,頭戴花蔓冠,烏髮挽髻,面目端莊慈和,右手膝前結施願印,左手當胸以三寶印捻烏巴拉花,花莖曲蔓至耳際。身着五色天衣綢裙,耳璫、手釧、指環、臂圈、腳鐲具全,全身花鬘莊嚴,雙足金剛咖趺坐安住於蓮花月輪上。

對於這些特點,玉雕師陳茂良精心選料及設計創作,將其一一呈現,還原了白度母最真實的狀態。作品完成後拍了一個小視頻,發到時下流行的“抖音”視頻中,短短時間就獲超100000餘人點贊,由此可見,傳統題材依舊是許多人收藏的目標。

今天我們就一同來看這件作品從原石、設計、再到成品的創作過程,看精彩作品是如何呈現的。

一、原石讀料

與石對話的過程,能將題材和料子完美結合

二、設計(正面、背面)

設計是原石到成品最重要的階段,定好主題後,如何構圖,料子和題材如何結合都尤爲關鍵,此時也更考驗繪畫功底和思想境界。

三、雕刻(應用技法)

玉雕創作中,同一件作品中會運用到許多技法。但是,如何使用是在雕刻過程中不斷變化的,也是對設計的完美詮釋。

四、拋光

拋光決定作品的視覺效果,也決定起貨的高低。

拋光效果上有亞光、亞光自然光、亮光之分,不同的拋光有不同的質感和效果。亞光是新興拋光手法,將玉表面拋出磨砂效果,光澤偏暗,這類玉器的質感較強。亞光自然光則是光澤比較自然,不暗不亮,比較質樸。亮光則是光澤鮮豔奪目,反光較強。

五、成品

巧妙搭配蓮花的金屬底座,質感提升很多,同時也將白度母內在的一些寓意挖掘出來。

名家介紹

陳茂良,別號玉湖山人,福建莆田北高鎮人。國家一級/高級工藝品雕刻師,廣東省四會市工藝美術協會理事;一直以來秉承玉雕匠人的傳統,堅持以“賢於德、良於品”的創作精神爲信念,做到每一件作品背後都有一個豐富爲文化故事爲襯托;尤其擅長藏傳佛教題材。多年來創作的作品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獎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