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3月4日

地點:武漢泰康同濟醫院

記錄人: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陸軍特色醫學中心ICU護士 高永

2月13日凌晨三點,伴隨着運20巨大的轟鳴聲,我跟隨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抵達武漢,進入泰康同濟方艙醫院重症一科開始工作。

第一次上班,是凌晨3點到7點。雪後武漢的深夜,寒風瑟瑟。由於駐地離醫院較遠,我們不得不提前兩個小時出發,坐着冰冷地班車座位上,飢寒碌碌,車窗外此刻的武漢城格外冷清。因爲怕上班嘔吐、憋尿,提前幾小時不敢進食水。下了車,進到綠區便開始認真有序地穿防護服,因爲只有保護好自己,我才能夠去儘可能地救治更多的患者。通過幾道厚厚的鐵門,我進入了紅區,一切都是那麼的熟悉,監護儀、呼吸機、各種微量泵……

第一例患者是一個89歲高齡的婆婆,因爲咳痰無力,氧飽和度維持不佳,轉入我科。我看了一下監護儀,氧飽和度只有90%,情況不容樂觀。仔細快速的接完班後,我便立即把霧化給婆婆用上,接着就是輸液、採血氣、鼻飼營養液……由於車程較長導致暈車,加上防護服的緣故,平日裏再簡單不過的操作都顯得格外喫力,不久我就感覺胸悶、頭暈、有點喘不過氣… 我下意識抬頭看了一眼牆上的掛鐘,現在才4:26,不行,我不能現在就出去,婆婆病情這麼重,需要更多的照顧。

如果我出去了,一個組的戰友便要承擔更多的事情,況且我還是我們組唯一的男生,不行,現在堅決不能出去。於是我試着深呼吸,調整自己,慢慢有所改善。我又試着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讓自己忙碌起來,終於經過一系列治療後,婆婆的氧飽和度終於上到95%。而我早已忘記身上的不適……下一班的戰友進來接班時,我抬起頭看了看時間,不知不覺已經7點了。

經過幾天的精心救治,婆婆各項生命體徵平穩,氧飽和度達到100%,轉科那天,方玉強主任、梁澤平護士長、劉果護士長和我推着很重的病牀,走在狹長的患者通道,我們的腳步卻是輕快的。雖然我的護目鏡上已經起了很厚的水霧,但我卻能感受到護士長眼睛裏流露出的喜悅。這雖然只是我們來到武漢泰康同濟醫院的小小一步,這看似微小的一步,背後卻凝聚了多少醫護人員的辛苦付出和咬牙堅持。這一刻,我發現,平凡的我,正在做着不平凡的事。

爲了工作更好更快地開展,主任和護士長們總是白天整天上班,晚上加班熬夜的指導工作,聲音都啞了,還在不斷地給我們強調注意事項……這一幕幕都還在我腦海裏清晰地浮現。還有很多老師也都在超長時間的奮戰,每一個人都在爲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奮鬥,就是能儘快多救治更多的患者,早日結束戰“疫”。

寫到這裏,我看向窗外,正陽光明媚,繁花盛開,我彷彿看到了勝利的曙光。(整理:陳琦、王奕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