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熬夜,是爲了讀書

紀念日除了作爲 “ 提醒 ”,更多的還應該是推動某件事成爲 “ 日常 ” 與 “ 習慣 ” 的契機。

每年的 4 月 23 日是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在鼓勵每個人發掘閱讀的樂趣之外,更是在向那些爲人類社會的進步作出偉大貢獻的大師致以世界範圍的敬意。

如今讀書有無數種選擇,實體的、電子的,甚至改用耳朵 “ 讀 ” 也可以。書籍獲取越來越容易,點擊就能加入書架,快遞甚至隔天就能到,但是這些便利,是否真的有讓你讀了更多的書?

借這個日子,差評編輯部也給大家做了一個差評推薦書單,助各位在 “ 買書如山倒 ” 上更進一步

《銀河系搭車客指南》

今晚熬夜,是爲了讀書

這套書是當代喜劇科幻經典;BBC 票選 “ 100 部受英國人喜愛的文學作品 ”、《 衛報 》 入選 “ 人生必讀的 100 本書 ”;豆瓣評分 8.7 分。由於其突出的成就,國際小行星管理委員會甚至還將一顆小行星命名爲亞瑟·鄧特——該系列的主人公。

書的作者很有趣,當過阿拉伯王公的保鏢,客串過傳奇搖滾樂隊 Pink Floyd 的吉他手,還做過雞場清潔工。。。

這是一場帶着點英式幽默的宇宙冒險,如果你喜歡,不妨現在就加入他們。

不多說廢話,放上當當銷量給各位參考:

今晚熬夜,是爲了讀書


《 宇宙信息圖 》

今晚熬夜,是爲了讀書

今晚熬夜,是爲了讀書

斯圖亞特·洛維,英國天體物理學家,就職於歐洲航天局,參與普朗克衛星項目的研究。克里斯·諾斯,卡迪夫大學的天體物理學教授,參與過多項太空任務,目前爲赫歇爾天文臺團隊成員。

這是一本 “ 看得見 ” 的宇宙簡史,作者通過圖片,將枯燥的數據、表格以一種更加直觀的方式呈現在了讀者們面前。

如果你和我們一樣,對那片深空有着滿腔的好奇,那麼這本書你一定不能錯過。


《 我們爲什麼要去火星?》

今晚熬夜,是爲了讀書

今晚熬夜,是爲了讀書

這本書能帶着讀者穿越歷史,直至未來。在領略人類航天史發展的同時,用嚴謹的邏輯爲讀者分析了爲什麼人類要去火星,以及爲什麼人類的未來在火星。雖然這本書基於現實,但讀起來能給人一種讀科幻的爽快感。

作者是破百萬點擊的 TED 演講 “ 世界末日倒計時 ”( 10 Ways the World Could End )演講者,世界權威科技雜誌 《 發現 》( Discover )前總編,斯蒂芬·彼得拉內克。

書不長,大概是一本小冊子,很快就能讀完。


《 孤獨的城市 》

今晚熬夜,是爲了讀書

今晚熬夜,是爲了讀書

這本書從幾個具有代表性的當代藝術家切入,從各個角度,剖析現代城市人共同經歷的無法避免的孤獨。

雖然對於孤獨的看法,每個活在孤獨裏的人都有所不同。你的觀點可能和作者相左,但這種對抗的背後也是思考孤獨的全新方式。

“孤獨不是光環,卻也不是污點。正是孤獨,爲飽經摺磨的靈魂發聲。”


《 暗網 》

今晚熬夜,是爲了讀書

今晚熬夜,是爲了讀書

《 暗網 》這本書黑市當年也推過,剛出就賣爆了。

這本書會告訴你神祕的暗網背後,到底藏着什麼樣的一塊網絡空間。如果對其感興趣,不妨買一本來看看。


《 神經漫遊者 》

今晚熬夜,是爲了讀書

今晚熬夜,是爲了讀書

“1923年以來100本最佳英文小說”之一,賽博朋克文學類型的開山之作,囊括了雨果獎、星雲獎和菲利普•迪克獎,豆瓣評分8.1分。

“ 一個天才黑客,一個女殺手,一個特種部隊軍官,一個是操控專家。他們受僱去做兩件事:偷一把鑰匙,獲得一個密碼。”

就是這本書,催生了《 黑客帝國 》,同時,也給《 盜夢空間 》、《 攻殼機動隊 》等經典科幻作品提供了不少靈感。不過要注意的是,這本書可能並不是特別好讀。


以上就是這次想推薦的書單~

讀書一般是比較私人的行爲,不過這次圖書日差評有機會參與了一次集體閱讀,在單向空間的第五季 “ 瘋狂朗讀夜 ” 上,閱讀也能成爲一種集體行爲的展現,使陌生人相連。

今晚熬夜,是爲了讀書

23號晚上8點,在單向空間首家旗艦店——杭州樂堤港店,我們將和幾位小夥伴一起,體驗城市的新情緒。

“ 在這個浮躁的年代,

靜下心來讀書是一種難得的幸福。”

相關文章